2)242 颁奖礼(2)_纽约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元,其他四部全是票房扑街货。

  截止典礼前一天,制片成本超五千万美元的《莎翁情史》的票房只有2300万美元;

  制片成本三千万美元的《伊丽莎白》,票房才2100万美元;

  制片成本5200万的《细细的红线》,票房3060万美元;

  最后一部《美丽人生》,票房2200万美元,虽然是超过了其制作成本,但是韦德马克映像掏出的买断价是一千万美元,这点票房还没回本呢。

  一个大哥面对四个扑街仔的大奖争夺格局,也难怪普通观众提不起兴趣,在他们看来其他电影和《拯救大兵瑞恩》都不是一个段位的。

  只有从业人士才会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去分析影片,而不是唯票房论,否则《我为玛丽狂》也该拿个提名,至少应该给一个最佳女主角的提名,才对得起全球三亿多美元的票房数据。

  说到最佳女主角,白奎因和格温妮丝·帕特洛还有一个秘密交易,双方在戛纳达成的协议,格温妮丝帮着白奎因刺探哈维对《美丽人生》的出价,而白奎因的回报是引荐她进入罗宾汉慈善基金会。

  身为董事之一的白奎因每年有那么一个名额,为了不引起哈维的警觉,双方约定等奥斯卡之后再进行。

  当时两人都没想到,原本还在一起合拍《恶人传2》的哈维和白奎因,关系竟然会从戛纳之后直转而下。

  即便格温妮丝·帕特洛没有证据,但她依旧可以肯定,下大力气狙击《莎翁情史》的必然是白奎因,那两个男人的战争,连累她也跟着一起受累,最佳女主角很有可能会被澳洲来的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给抢走。

  将一头金发一丝不苟地梳成了一个发髻的格温妮丝·帕特洛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由于时不时有摄影机过来拍一下她,使得她根本没办法扭头去看两排之后的白奎因,只有借着回看获奖者的机会,特意将眼神飘过去,期待白奎因能够发现,然后通过对视,判断他是否因为和哈维的纷争而连累了自己。

  即便被连累了又能怎么样呢?

  当年自己为了从青少年演员转型到成熟角色,而委身哈维这个死胖子,无时无刻不期盼着能够有手握小金人的那一天,然后一脚将哈维踢开。

  童星出身,家里大多从事演艺行业的格温妮丝·帕特洛,并不满足于小有名气,她要得是攀上顶端,因此小金人便成了格温妮丝·帕特洛的执念。

  一开始她屈从哈维,因为那是一条捷径,最快达到目标的捷径。

  既能完成银幕形象的转变和稳定的曝光,还有机会提前完成自己的梦想。

  女星的黄金期只有那么短短几年,如果不能抓紧时间更进一步的话,等下一代新人成长起来,她将会面临的竞争会更为剧烈。

  一个具有明确目标的精英女性的行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