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6章 景德镇:定义华夏数百年时代审美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途,最多也就是在七品官位上蹉跎几十年而已,若是景德镇因此而失了生机,他绝对会被史书骂几百上千年。以后的史书上一提起景德镇的衰落,他作为直接负责的官员绝对是免不了的。这千古骂名,可真是背不起啊!

  当景德镇的一众官员和窑头们焦急难耐的时候,李振新带着大队人马总算是来到镇上。

  进入江西后的第一站就来到景德镇,李振新发现自己这趟巡查灾区重建的行程似乎有些变味,成了寻找古代著名物产原产地之旅。景德镇的瓷器有多出名?在后世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其实在大明它的知名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直到详细的了解了景德镇,李振新才发现自己对于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还是有些低估!仅仅说这是一处盛产瓷器的地方,是将这里看小了。这是一座定义了数百年审美趋势的镇子,在后世每年会有国际大牌的流行趋势发布会,定义接下来一年的流行色,景德镇就不一样了,它的官窑瓷器是直接定义每个皇帝年号期间流行审美的最重要标准。

  大明凡是活的时间长一点的皇帝,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官窑瓷器流行款,从洪武瓷到宣化斗彩,再到嘉庆、万历瓷,甚至崇祯也有属于自己的瓷器款。后世判断大明三百年的历史中的流行审美,基本上都是以瓷为准,这期间也就被宣德炉短暂的抢过一点风头。若是大清还在,景德镇还会定义往后近三百年的审美!这份底蕴和霸气,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请总裁开官窑、恢复贡路,我景德镇数万子民翘首以盼。”刚和官员百姓见面、寒暄了几句,景德镇官窑掌窑刘景芳就直接了当的说出了他们的诉求,根本不给人缓口气的时间。

  “刘掌窑不要如此起急、吾这次来这里就是为了解决这事的。不过具体的章程得本座看过了这边的实际情况,再做定夺可好?”这老窑头真的是急不可耐,丝毫不顾及官场的规矩。

  刘景芳听李振新话里的意思,似乎这事有些眉目,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乖乖的退到一边,静待下文。

  “浮梁知县何在?先给吾说说、目前这里各窑口的情况。”

  被李总裁点名后,杨天宇赶紧上前将事先背好的情况介绍说了出来:“禀总裁、目前包括景德镇在内全县共有官窑、民窑八十六口,靠着各窑口维生的工匠杂役不下五万,其中官窑有工匠杂役三千多人。由于贡路断绝,官窑这边只能烧些日用瓷勉强维持,民窑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各家窑口都是入不敷出生计艰难。去年我们做过统计,全部的窑口加起来产值也就四十万银元不到,平摊到各个人丁手里,一年挣的钱还没有十两。”

  一年四十万银元不到产值,对景德镇这样的名窑来说确实是差的厉害,说衰败一点都不为过。哪怕是在甲申乱世,这里的产值都不可能如此低,一年一二百万两银子的流水还是有的。目前的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还真和李振新有关。不说贡瓷这块被杜绝这事,他在陕北搞出来的搪瓷以及在东胜一带扶持的骨瓷这些新的产业形式,就对景德镇的瓷器产品造成了巨大冲击。没有官窑瓷,景德镇还可以靠外销瓷撑着,现在外销瓷也卖不动了,真是一点活路都没有的危机存亡时刻,不然这里的官员和窑头们也不会刚见到李总裁就逼宫!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