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章 争辩_重生之军阀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虽然没有完全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程度,可也是经济繁荣指数远远超过其他省市,带来这一切的关键在于,袁兆龙给予了湖北稳定,这是活在国所有人的共同期盼,7年来,袁兆龙几乎让战火远离了他的统治区,在湖北之外燃烧,虽然这对战乱区的老百姓不公平,可这也是袁兆龙能做到的最好了。

  “吃鱼了,吃鱼了,老板,来两尾鱼吗?瞧瞧这鱼,刚从长江里打捞出来的,还活的呢,也是我愿意跑腿大老远的拿到市区里来卖,不然的话,都得去码头买鱼。老板,来一尾鲜鱼,回家炖汤吃~”

  推着小板车,班车放着水囊,水囊里搁着几尾鲜鱼,还在水里游来游去。小贩见孙先生的穿着打扮是个场面人,叫住了先生,向他兜售鲜鱼。

  孙先生凑过去,笑着同小贩聊天道:“老弟,鱼不错呀。”

  小贩兴奋的说道:“老板好眼力,瞧瞧这鱼,多好,鲜鱼吃的才新鲜爽嘴。不像是,吃死鱼,可没劲了,要不要来一尾?”

  孙先生道:“老弟,有点儿事想问问你,在湖北,当家的这位袁司令治理的如何?”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孙先生想听一听在普通市民眼的袁兆龙是一个怎样的人,能够听到最基层老百姓的评价,远报纸看到的要实际的多。

  小贩打量一眼这位老板,瞧着眼熟,可不记得在哪里见过,于是反问道:“听口音,老板不是本地人?”

  一旁的宋女士回答道:“呵呵,我们不是,我们夫妇二人是南方的生意人,从广州而来,来湖北做买卖,可又不知道,你们这边的政策如何,也不知道你们督军的脾气秉性,怕赔了买卖,折在了湖北。”

  “哦,我说嘛,看你们这两口子,不像是本地人,原来是外面来的买卖人,要是说想在湖北做生意的话,只能说,你们来对地方了。我们的这位袁长官,对商人的政策放的可宽了,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小贩给袁兆龙说着好话,说实在的,也没必要故意的黑袁兆龙,为了拉升湖北经济水平,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建厂,提高业率,改善民生,袁兆龙对贸易放开的程度远大于其他地方,一定时间限期的低税收给工厂和企业发展成长的时间,免除了老板们的后顾之忧。

  公开的议会会议,也具备发言权和投票权,政策透明。

  更何况,他本人也是其的受益者。

  孙先生又问道:“我时常看报纸,总是有人说,你们这位袁长官,是军阀的独裁者,大权独揽,意图想做国下一个皇帝,是真的吗?”

  “得了,别听这些报纸们瞎写,没有的事,我们的这位袁督军,人人都得给他竖大拇指,他没来之前,我们过得那叫个啥日子,水深火热,活着也没个奔头。

  自打他走马任之后,湖北整个的换了片天,虽说现在有时候日子过得也不算是太富裕,可起码碗里的粥能厚一点,炒菜的时候,也能见着点肉星了,外面打仗,炮火也不会落在我们家里,这日子起其他地方来,算是不错的了?如果说,他袁兆龙真的想做一个独裁者,做一个新皇帝的话,能够让我们过好日子,我们情愿让他来做这个皇帝,老板,您说说看,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如果说,他若是称帝,岂不是违背了民国的民主,岂不是逆流而,开历史的倒车”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