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05章 圣恩昭昭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征四川。”

  哗啦啦,瞬间想起了一片掌声。

  然后,就见到一名大汉满脸的忧国忧民,其唱道:

  “今日得闻西贼入川,置我子弟于火海,某作为大明将军,其可置之不理?”

  “将军,没有朝廷的指令,咱们可不能擅自出兵——”

  “荒唐,如今朝廷自顾不暇,千万百姓水深火热,哪里顾得了那么多?”

  那名扮演皇帝的大汉,身材魁梧,五官端正,穿着戏服,别提多形象了。

  引得台下的观众纷纷鼓掌。

  而朱承运则无聊地坐着,对此感到无趣。

  这种民间的唱戏,听说是朝廷组织的,每逢赶集,就会前来唱上几本,可谓是风雨无阻,任劳任怨。

  而百姓们却也欢喜,平日里除了造人,看戏算是最廉价的了,更何况还是官方提供的免费戏。

  唱到兴起的时候,台下的百姓就会丢起铜钱,亦或者肉,兔子一类的,让戏班的人打牙祭,

  在这种情况下,唱戏的人越发来劲了。

  因为他们是领着朝廷的钱粮,这些钱属于额外的收入,自然欢喜不已。

  而朱承运则百无聊赖。

  这种戏他已经看了数遍,都能够背下来了。

  无它,因为他就是安排唱戏的人。

  作为宗室子弟,皇帝放开了禁止,允许他们自由经商、从政,可谓是松了绑。

  在这种情况下,朱承运由于读了几年的书,所以在朝廷中找了一份好工作,也算是吃了皇粮了。

  写戏本。

  若不是读书的人,根本就写不了。

  戏是他写的,也是他安排的,可谓是来回反复咀嚼,已经嚼了稀巴烂了,根本就没有滋味可言。

  绍武皇帝打了四五年仗,可写的事情虽然多,但架不住天底下的戏班子也多啊!

  在礼部,像他这样的戏班子,竟有数十个,有的绕着顺天府走,有的在各省走动,将这样的戏本传唱出去。

  当然,京畿是重点,具有教化作用,所以属于经常性走动,几乎天天都有人跑。

  “听说陛下曾经去过承德,在那里会见过蒙古诸王,也可以写进戏本——”

  挨过了一日,直到日渐西斜,整个集市才散去,他们这群人才打道回府。

  县里倒是距离不远,二十里路,赶着牛车、驴车,半个时辰就能到了。

  衙门里卸了货,朱承运疲累了一天,刚准备休息,就被惊扰了:

  “哥,你的好运来了,能做官的运道。”

  一个黑脸莽汉,五大三粗地闯进来,把破旧的木门摔得啪啪响,惹得朱承运一阵心惊胆颤。

  “你小心点,这门修起来可麻烦。”朱承运摇摇头,不屑一顾道:“我连秀才都没中,怎么可能做官?”

  “嘿,我这不是来告诉你了嘛!”

  黑脸大汉也不含糊,一屁股坐在木椅上,拿起桌上的山楂就往嘴里送:

  “皇帝终究还是顾念咱们,没有把咱们忘掉,这是好事啊——”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