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52章 宗考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在他的设想之中,亲王们有两种,要么去海外开拓就藩,要么在京城混吃等死。

  但显然,安逸的生活确实舒服,北京的繁华太过于迷惑人心了。

  随着地盘的开拓,藩国必然是越来越少,建立也越来越困难,到时候躺平的皇子们肯定不在少数。

  哪怕是递降袭爵,也是诱惑人心。

  子孙沦落为平民?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儿孙自有儿孙福……

  况且,哪个后世皇帝能舍得几十上百万给儿子兄弟们就藩?

  “我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朱谊汐摇摇头。

  就藩这件事,很可能只在前两三代之内陆续有进展,后期极有可能会无,甚至百分百无。

  因为对于朝廷来说吃力不讨好,财政方面也不会允许。

  所以,必须想个经济实惠的法子,安置那些混吃等死,但又锻炼人的地方。

  说白了,就是介于藩国和混日子之间,成本不太高,好安排。

  一边走,他一边琢磨。

  按照惯例,他看起了那张世界地图。

  理论上来说,北美最适合开拓种植型藩国,但太远了,不好安排,后世君主肯定不想去弄。

  只有他会去做。

  漠北?

  不行,太荒芜了。

  漠北之所以不养人,其实就是因为七成的土地是荒漠,剩余的三成也不过是戈壁滩罢了。

  风餐露宿,无法建城,根本就留不住人。

  东北?

  不行,两大将军府都设下,总不可能刮肉建国吧?

  况且,黑龙江和吉林都是产出大于成本,每年都能贡献赋税收入,文人知道了唾沫星子能喷死人。

  对于其他的藩王来说也不公平。

  “既要历练,还要巩固江山社稷——”

  目光一瞥,贝加尔湖映入眼帘。

  仔细的说,就是贝加尔湖至黑龙江之间的辽阔土地上。

  即中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地区。

  “如果以三百里,或者五百里建一城,谓之为城邦,吸纳数万百姓,一城即一国,正好距离不远不近。”

  “辽阔的西伯利亚,能够安置不少人。”

  对于这片地区,甚至贝加尔湖而区,朱谊汐是完全没信心去能控制住的。

  一来距离远,最少两三千里地,建立直属的省级行政区域并不划算。

  二来,自然是严寒天气,催逼人南下。

  当然了,归根结底,还是利益。

  实际上,俄罗斯之所以不顾一切地占据西伯利亚,主要是财政窘迫,不得不依靠西伯利亚的皮草买卖,其占据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而对于大明来说,漠南加东北已经足够皮草供应了,更何况又没有西欧的市场,西伯利亚根本就没有留恋的地方。

  有了漠北和漠南,控制蒙古,就足以护卫京畿了。

  即使拿下,距离会诞生强大的离心力,半年的雪花会训服一切的镇压大军。

  朱谊汐敢断言,三五十年后,贝加尔湖地区就会脱离掌控,甚至他刚死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