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5章 李宽去哪了?_李宽回到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能说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草原问题,那是困扰了中原王朝千年的问题,李宽可不敢随随便便说凉州的成功就意味着草原战略的成功。

  事实上,在加特林菩萨出来之前,谁也不敢轻言草原牧民的威胁消失了。

  当然,按照现在的节奏再发展下去,李宽有信心让大唐彻底的控制住草原。

  说到底,草原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就是因为草原太大了,里面的汉人太少。

  实质性的统治草原,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是一个投入大于汇报的事情。

  一旦这个情况发生改变,问题的解决就变成了可能。

  恰好,这些问题现在都在变化。

  “只是阶段性成果就已经让凉州成为大唐赋税第三的州府,这要是真的成果了,岂不是要把长安城都给压在下面?”

  李世民眼中透露出一股不信任,觉得李宽这话说的太夸张了。

  “陛下,凉州的赋税收入要超过长安城是比较难的;但是,收益于草原战略的,可不是只有凉州。肃州、甘州、银州、朔州、幽州等紧靠草原的州府,全部都是收益者。不说其他的,单单朔州和凉州两地的赋税收入之和,过个几年超过长安城,那是很有可能的。”

  在化工产业大规模发展之前,以羊毛和棉花为主的纺织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之中,是占据了非常高的比例的。

  而羊毛和棉花,一个是依靠草原上的绵羊,一个是依靠开垦朔州附近草原的土地来获得,甚至今后棉布的需求进一步上升之后,李宽准备把棉田种植区域扩大到凉州、甘州、肃州,一直到西域。

  要知道,后世的新疆,可是最主要的棉花种植区域。

  一旦在丝绸之路的各个地段推广了棉花种植,大唐对这些地方的实质性统治,将成为可能。

  “所以你才一直鼓动朝廷以凉州和朔州为中心,不断的修建水泥路,将一片又一片的草原纳入到水泥路的贯通范围?”

  李世民想到李宽曾经提出的疯狂的水泥路修建方案,再结合刚刚的话,觉得自己有了一些思路。

  “没错,修路是确保草原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条件之一,但是单纯的依靠修路,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让草原上的牧民更加的依赖大唐,让大唐的勋贵和百姓有前往草原挣钱的动力;并且,我们在凉州等地,必须具备足够威慑草原牧民的军力,同时让不断的同化这些牧民,不断的提高这些地区汉人的比例,最终才能让草原战略顺利达成。”

  对于怎么控制草原,李宽有很多方法,但是要真正的实现长治久安,李宽觉得不能太急。

  反正自己还算年轻,完全可以一步一步的把这些草原部落彻底的纳入到大唐的统治之中。

  以后的五胡乱华之类的事情,就不要冒出来了。

  至于什么契丹、金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