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1章 眼看他起高楼_李宽回到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少了。”

  彭志筠从来不吃独食,这也是他能将西市的牙行做成长安城第一牙行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牙行的性质,决定了它是需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这个时候,口碑就很重要。

  不吃独食的彭志筠,在长安城各个坊都能找到合作伙伴。

  “那我就放心了,明天再去各个马车行看看,争取把所有的马车都买下来。”

  ……

  长安城居住的人口近百万,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

  每天,这座城市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等物资。

  这就为周围州县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巨大市场。

  一马车一马车的各色货物,从早到晚的被运输到这座古城当中。

  特别是楚王府开始修建作坊城,对各种材料的需求达到了一个让长安城各个商家兴奋不已的程度。

  青砖、水泥、沙石、木料……

  除了钢铁及一部分水泥,绝大多数的材料,李宽都是安排王富贵从市面上购买。

  这么大的采购量,几乎将长安中各家作坊的库存一扫而空。

  附近州县的商家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立马也都纷纷将自己的货物送过来售卖。

  当然,由于运输和成本的问题,主要是长安到凉州的水泥路沿线的一些商人才真正的得到了好处。

  水泥路的开通,本来就刺激了马车销量的暴涨。

  作坊城的开始大规模的展开土地平整和修建,就更是刺激了马车的需求。

  远离长安城二十来里,但凡是要采办什么东西,没有马车都是不方便的。

  由于王富贵采办物资的时候,都是要求大家送到作坊城指定地点的,所以,想要做作坊城生意的商家,都得赶紧多购置几辆马车。

  哪怕最近长安城的马车价格已经比去年上涨了一倍,他们也舍得花钱购买。

  舍不得小钱,挣不到大钱啊。

  ……

  楚王府马车作坊。

  经过了几个月的整改,作为作坊城第一家实现生产的作坊,今天总算是迎来了第一辆马车下线。

  说是下线,自然就要提到李宽特意设置的流水线。

  往常,不管是制作马车也好,其他器具也好。

  往往都是一个匠人负责一架马车,从头到尾把它做好。

  顶多也就是车轴和车轮这些特别的东西,会由专门的匠人负责制作。

  但是,在楚王府的马车作坊里面,李宽却是一改常态,要求每个工匠只制作一个零件,由专门的人员搬到指定的工位之后,由负责组装的匠人安装在特定的位置。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比较原始的流水线。

  “王爷,一刻钟就就能制作一架马车,还是这种复杂的四轮马车,实在是太出乎人的意料了。”

  看到一架接着一架的马车被人拉出作坊,戴全发出了惊讶之声。

  在此之前,李宽要求马车作坊每天至少要生产五十架马车的时候,戴全还觉得不可能。

  除非雇佣上千名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