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2章 华夏新籍_娇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议户籍、新税、城区划分还有附近几大州府的宗族问题。

  官员们从这些人手里收不到钱,所以只能去变本欺压无可依靠的佃户们。

  户部官员们自己没了地,没了可以依赖的宗族,而本土的这些以宗法制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同根同姓的“土鳖”们却仗着家大业大根基深,时常与他们对着干。

  杭玉生长长松了口气:“如此,甚好!”

  若是在永安帝京,户部的大小官员们对这个问题定不愿理睬,但来了河京后,他们这几年最头疼的,便正是和本土的宗族大户们打交道。

  从吏部出来,前后差不多已过去两个时辰,夏昭衣再去往户部,户部工作更繁复,要看得东西更多。

  杭玉生叹气:“阿梨姑娘,你是不清楚,大多数乞丐,那可都是游手好闲的!”

  户籍新制,她要求明日便下公告,按城区东南西北划分,三日后重制新的册籍。上至贵胄,下至乞丐,一户一张,也就是说,乞丐也得为他们安家。

  不过夏昭衣还是有所保留的,一次性谈得太多过于冒进,毕竟她还需得考虑到诸葛山那样大地主大世家们的反应。

  一名官员问道:“阿梨姑娘,到时候若未得新造籍者,真要流放吗?”

  夏昭衣笑起来,看回杭玉生:“杭大人,看。”

  杭玉生也傻眼:“阿梨姑娘,工部近日可忙,太忙了!”

  “河京乞丐众多,是有原因的,并非都是你所说的游手好闲,至于真正的游手好闲之辈,”夏昭衣的明眸看回户部的几个官员们,“那就要看户部和京兆府的手段了。”

  现在,夏昭衣提及了这些问题,他们简直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就上去撕碎那些人的族谱,推倒他们的祠堂。

  而一系列的新章新制,她不必亲力亲为,便就等着这些官员们的辩论结果了。

  譬如什么土种什么,要考虑性价比去引导,该种茶叶的土壤若拿去种其他东西,营收肯定低,税收自然也低。

  另一个官员道:“是,而且这世上激励人的法子可多了,若是给他们说,干到多少活能在分饭时得一块红烧肉,他们定抢着去干呢。”

  所以便也是这群人,导致了有田者无力耕,有力者无田耕的局面。

  但她说一半,藏一半,起了个头的几句话,已经足够点燃户部官员们的热情了。

  夏昭衣道:“杭大人放心,李乾国库还些银两,亏不了工部。而且工部若缺人手,便让这些乞丐自己去建。”

  户部官员们齐齐傻眼:“阿梨姑娘,我们如何为他们安家?”

  夏昭衣道:“建几排矮房,难吗?”

  并且这四品下只是一个暂时概念,在夏昭衣看来,若要彻底颠覆以往的所有王朝,那么旧的王朝官位,旧的政治体系,都要全部被推翻。

  还有举荐司主事权力过大也不可,一要设监察办监督,二要约束举荐司上限,所举荐的官员至多只能四品下。

  “说流放实际严重了,驱逐即可,”夏昭衣说道,“规矩便是规矩,今后需撰写进律法。”

  先前的官员道:“那更好办了,我们派几队吏员出去,他们敲锣打鼓,每日宣传!再去托巡守卫,巡守时若路上瞧见乞丐,上去通知一声。”

  又一名官员问:“那么,这新得造籍上叫什么呢?总不能……还以乾为国号吧。”

  夏昭衣一笑:“既是华夏民族,便为华夏二字。新册籍式样你们还有三日筹备,造籍的最后时限为七月底,若七月底前还未得华夏新册籍者,那便驱逐。”

  杭玉生在旁叹道:“那老夫回去也得筹备了,新造籍的印刷和纸张,又得令我们工部忙活咯。”

  说是叹,他脸上却是带着笑的,他嗅到了一股新气息,虽然春日将走,但这气息却让他感觉像是才踏入春天。

  朝荣,新盛,茂泽,葱郁,未来全新,充满未知,却很美好。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