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5章 长缨西去!_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地,更何况还是食邑。

  关于郭戎自己,在封赏上其实很常规。

  一个渤海郡王,就已经是王族之外武勋的顶格封赏了。

  获封渤海郡王之后,进太尉,兼枢密使,领太子少师,同样已经达到了活着的武官的巅峰。

  至于再往上不是没有官职,但是剩下的那些已经不是留给活人的了,比如太师。

  除此之外,郭戎还获得了一个有唐一代武勋荣耀巅峰的赏赐,“名藏太庙”,绘像于凌烟阁。

  那可凌烟阁,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啊!

  无论从勋爵,官职,战功,哪个角度来看,郭戎都已经成为了武勋第一人。

  郭戎或许不在意朝会这些东西,但是武勋们,尤其是从禁军系统走出的武勋们,需要足够的牌面。

  ……………………

  当然,郭戎需要做的不只是出席朝会,还需要每一旬,以枢密使的身份,主持一次枢密院的军事会议。

  关于枢密使,就不得不提到李纯开创性的创造的机构,枢密院。

  击退了“举世攻唐”,平定了河北叛乱,收复了辽东,拿下了新罗、百济、渤海之后,李纯的声望如日中天,在以郭戎为首的新禁军集团和以范希朝为首的边军鼎力支持之下,李纯成功的实现了文武的分离。

  而枢密院就是用来实现文武分离的工具。

  而为了实现文武分离,被改变的并不是只有武官和禁军。

  在文官方面,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不变,但是不变的也就是仅限于此。

  曾经权柄最盛的兵部被发改部所取代,从而使得尚书省下从七部重新变成六部,御史台和大理寺却被李纯升格,成为了和三省平级的机构。

  御史台和大理寺升级之后,形成了中书掌政令,门下掌审核,御史台掌监察,大理寺掌司法,尚书掌执行的完整体系,从而将三省并立,变成了五省共存的局面。

  为了协调五省,李纯将原有的政事堂直接升级为了政务院,成为了五省的管理和统筹机构。

  相比较权力运行和监督模式的变化,更多吸引长安的勋贵、公卿、高官们的却是御史台、大理寺升格来的一个影响,那就是御史台和大理寺的主管的身份也随之上升。

  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大理寺的大理寺卿、大理寺丞和三省的一二号人物,七部的一号牌面,同样成为了侍臣的标配,拥有了参加制侍会议,决定唐帝国命运的机会。

  与此相对应,政务院的成员则拥有代替皇帝李纯批阅奏章,处理政务的权力,也就是所谓的制诏权。

  而这些拥有制诏权的将成为整个大唐真正最顶端的人物,拥有大唐最高的权力的一半。

  没错,只有一半,因为他们所掌管的只有民政,而无军政,至于掌管军政的则是以郭戎为枢密使的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