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30 我给论语加一行_地上道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粲的话来说,“五载之间,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母闿等,负书荷器,自远而至者,三百有馀人。”

  随着各个流派的大老云集,荆州的襄阳学宫出现了难得的盛况。

  除了主流的儒家经典之外,还有《荆州星占》、《伤寒杂病论》之类驳杂的着作问世。

  庾献想着,忽然心中一动。

  颍川书院的作风倒是和子夏的政治主张暗合啊。

  那叔叔就和你们共情一下吧。

  庾献当即笑道,“你们颍川书院已经尽得子夏精髓,何必用我多言?”

  崔州平和石广元听了又惊又喜,他们颍川书院竟然被疑似“董子第二”的大老认可了。

  两人都激动的齐声道,“还请叔父明示。”

  庾献笑道,“便是那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两人一想,果然如此,人家子夏可不是什么矫情人。

  见庾献没有动笔的意思,崔州平连忙提笔,写下此言。

  石广元见庾献又要走,连忙追问道,“那叔父得无一言相赐?”

  庾献犹豫了一下,心说也对啊。

  若是光把子夏的教导说说,岂不是显得自己全无主意?再说,这句话《论语》上就有,还用得着自己来说?

  庾献被赶鸭子上架,越发蛋疼,只能硬着头皮说道,“以我来见,我儒家做学问,最重要的便是如子夏这般,学以致用……”

  忽然,又觉得此语作为“公元193年,国师赠给年青人的一句话”,似乎逼格不够啊。

  于是灵光一闪,顺势看着两人,语重心长的说道,“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这!

  崔州平和石广元闻言心中一颤,竟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如果说董子的“大一统”理论给儒家提供了世界观,那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表述,无疑就是给他们提供了方法论啊!

  这不但是对子夏理论的延伸阐述,甚至可能带来剧烈的经学变革。

  两人激动崇拜的看着庾献。

  不愧是大老!

  恐怖如斯!

  庾献偷了王阳明的心学理论,终究有些心虚,咱也是要脸的体面人。

  见两人傻傻不动,只得轻咳一声,示意该离开这里了。

  崔州平闻言一惊,缓过神来,连忙手舞足蹈的说道,“叔父恕罪,且等侄儿将此金玉之言留下。”

  说着,连忙提笔蘸墨,要把这句话写在刚才那句的旁边。

  只是笔触落下,稍一游走,崔州平才发现不对。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一行字的旁边,竟无半点墨迹。

  崔州平吃了一惊,连忙检查手中的毛笔。

  却发现笔尖圆润饱满,吸足了墨汁,沾在手上还弄污了一片。

  他有些不信邪的又落笔去写。

  那墨汁却凝在笔尖不肯滴落。

  崔州平和石广元都看的瞠目结舌,不知所以。

  就在此时,旁边书架上忽然哗啦啦掉下来一卷竹简。

  三人被吸引了注意力,俱都看去。

  那竹简舒展,显露出的部分,最显眼的便是一行。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众人都大吃一惊,不知这是怎么回事。

  倒是石广元反应迅速,他呼吸粗重,心跳加快,连忙取笔蘸墨,跪献在庾献面前。

  “还请叔父,亲笔留书。”

  什么?!

  听了此话,崔州平倒吸一口凉气。

  给《论语》写批注的多了,可谁他妈敢往里面加一行?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