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七章:手扶拖拉机延展出的农业讨论(大量经济学内容)和家常饭局_四合院之客居的外乡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杨厂长迟疑的样子,侯楚接着循循善诱起来:“轧钢厂搞个拖拉机分厂,这个算是于私,于公就是北方的大田作业,的确需要这玩意。

  我为什么求爷爷告奶奶,从毛熊那边换到这12马力拖拉机发动机技术?

  就一個道理,人是永远没办法比上机器的,一个家庭总伺候这几亩地,越伺候只会越困顿!

  原因也很简单,孩子会生孩子的,耕种的土地只会越来越少!”

  “困顿?不是人越多越好吗?”这个观念很新颖,杨厂长对农业风向了解的很清楚,现在的大趋势是人多力量大,多子多福,所以他疑问了起来。

  “对,越困顿,土地的产出实际是有限的,不如吸引他们从土地上离开,去城里投入制造业的生产,农村空出的土地则用机械化作业,

  如果换算在企业经营里,就是做高总产值,把人利用起来,这样有个好处,不仅农产品的价格会降低,工业产品也是同理,它会掉到一个正常的区间。”

  杨厂长揉了揉太阳穴:“信息量太大了,你让我缓缓......”

  他沉思良久,终于大概捋清了思路,接着回道:“这话的意思是说,农村用机械化作业,会间接影响到工业产品的价格?”

  侯楚点点头:“您难道不觉得,现在工业产品价格有些偏高了吗?

  一个职工不吃不喝,用一年工资买个自行车?又或者用半年工资买个收音机?”

  侯楚所说的其实就是后世的理论,六十年代后的五十年间,工业产品价格的确是偏高的,直到他穿越时候,价格才稍微正常一点。

  当初大哥大才出来的时候,动辄上万元,入网费也巨贵,可到了12年后,国产机逐渐崛起,直接把价格杀到谷底,普通人也可以拥有一个手机。

  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等设备都是一个道理,有心去计算的话,会发现几十年间,这些产品价格竟然是逐渐下降的,品质做的也不比国外的差。

  其间很大的因素就是国产化,你能自产了,国外的厂家就没办法在技术割你的韭菜。

  其次就是把人从农业生产拉到工业生产的环节中,而不是苦哈哈的般伺候几亩田地。

  有了收入,就有了消费能力,厂家再用这巨大的消费能力形成生产上的规模效应。

  工业生产一旦规模上来了,成本就会压到一个最初不可思议的价位,最后产生个良性的循环,逐渐把整体市场做大。

  很多行业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只要有合理的产业规划,主要受益人会是普通的消费者。

  毕竟从后世的观点来看,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对物质上的需求只会越来“旺盛”。

  侯楚可记得很清楚,最早的平衡车可要8万美元一台,可后来也杀到了百元区间,这就是规模效应的影响。

  “您说的是有点道理,可我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