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八章 郢州_南陈帝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据战前陈国对北周荆襄地区的情报收集,算上西梁,北周在南阳以南大约有一百六十万左右的人口。

  这对在长江中游仅有荆南四十万人口的陈国来说,实在是天大的诱惑。

  一个破坏较小的荆襄一旦入手,等于是让陈国直接拥有了在三四年内兴兵十五万入蜀的可能性。

  不过患得患失究竟不是什么好办法。

  陈伯宗在心内一叹,而就在他思索间,四人已然站上了黄鹤的第三层。

  对岸,长江与沔江交汇之处,有座名为鲁山郡的小城,正升起袅袅炊烟。

  这座小城本是昔年宇文护要陈蒨用来替陈顼赎身的赎金之一,可惜宇文护最终未能如愿,只得了块杳无人烟的黔中地。

  看到鲁山郡城,想起宇文护之事,陈伯宗又忆起了另外一桩要事,他转身对旁侧侍立的程文季道。

  “少卿,遣谍人入关中,散布流言之事,可否妥当了?”

  程文季如今虽然只是游骑将军,手中却另外握着一张陈国撒向江北的间谍网。

  程文季手下的谍报人员经费,全然依靠游骑二军高昂的骑兵维护费走账报销,以致于绝大多数陈国官吏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个非正式的情报部门存在。

  是以陈伯宗时常收到百官弹劾程文季所部吃空饷,贪污腐败的上书。

  这些不明就里的上书自然全被留中,毕竟人家程将军可是奉旨吃空饷。

  这时代,小吏穷困窘迫者甚多,而郡县之职事,却又偏偏操于吏手,是以陈国靠扮作商旅的情报人员在江北发展了为数不少的小吏作为线人

  情报人员以行商为名,靠私门请托从小吏手中买些衙门情报用以“行商”,再顺便传些沿途听来的小道消息,既不引人生疑,又已足够实现某些目的。

  三个月前,为了加深宇文邕与宇文护的矛盾,数支从荆州出发的行商带着数首朗朗上口的童谣进入了关中。

  算算日子,而今应当已到了收获的时节。

  果然,程文季道。

  “禀陛下,前日已有谍人还报,周主诛护之意,晋公篡逆之心,关中皆知矣。”

  陈伯宗见程文季欲言又止,先称了个善,便又问道。

  “少卿,江北可另有他事?”

  程文季躬身道。

  “谍报周将大野昞、普六茹坚舍安陆往随州,安陆空虚,臣请渡江击之。”

  陈伯宗盘算着手中的兵力,沉吟片刻,终于道。

  “少卿既欲立功,可从安右将军麾下领二军,并游骑二军本部,九千人北上,取安陆。”

  一旁同在的周罗睺闻言却忽然进言道。

  “陛下不可,游骑将军若出,城中便只余兵众万人,江陵之敌一旦顺大江倾巢而至,则非但郢州危急,荆襄全线亦必震动。”

  “安陆小域,不足多为,襄阳一下,周人丧胆,其境我可传檄而定,实不必此刻更费刀兵。”

  陈伯宗听罢,又作思虑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