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台前幕后。祸国殃民。_血染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殃民”,可不管怎么看,这个可爱的小姑娘都无法和祸国殃民的陈圆圆联系在一起。

  哈大全问身边的尚可喜。“可喜啊。现在吴三桂多大了。”

  “哦。吴三桂?”尚可喜努力的想了想,“是吴襄将军的公子吧。今年应该十岁了吧。哈将军怎么想到问这个。”

  “没什么。没什么。”

  尚可喜走的时候,带走了这二十万两白银,他没有带走流苏,因为流苏不跟他走。

  哈大全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难道流苏甘愿过着卖笑卖身的生活吗?跟到真的有人甘愿堕落吗?

  既然她选择这样的生活。

  哈大全也不愿意继续爱心泛滥。

  还是那句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流苏不肯跟尚可喜离开,是有原因的,因为她是一个不甘心被男人摆布的女人。

  女人不会忘记自己的第一个男人,男人也不会忘记自己的第一个女人。尚可喜临走是给流苏一笔钱,流苏用这笔钱在大凌河畔买了块地,盖了一座十分别致的听音楼,作为义州复兴以来的第一座妓院,听音楼的名声一时无两。

  有因为听音头牌姑娘流苏的名字是哈大全起的,在辽东哈大全爱妻是出名的,辽东的将领官员三妻四妾属于正常。只有哈大全坚守一个余婉儿,一直都没有纳妾,在辽东战事吃紧,余婉儿到皮岛避难期间,哈大全连一个暖床的都没找。

  特别是在蒙古公主诺巴桑朵儿倒追哈大全被拒绝的事情传出之后,哈大全爱妻、专一的事情便流传开了。

  心里嫉恨的,说哈大全是“气管炎”,不是个男人,不够爷们。

  心中羡慕的,说哈大全专一忠贞,是个好男人。

  说什么的都有,现在哈大全突然对一个女人“感兴趣”起来,还给对方起了名字,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到听音楼想一睹流苏尊荣的人是越聚越多。

  天下间的人,不分古今,都是爱凑热闹的。

  哈大全听了有趣,还特地给听音楼送了一副匾额,当然了字不是哈大全写的,是徐士安持笔带来。哈大全那手毛笔字,写出来七扭八歪的,比象形文字还要象形。哈大全穿越之后,也练过几天毛笔字,后来现太难,干脆不练了。

  哈大全想的是,什么时候遇到弗朗机人,进口支羽毛笔回来用。

  哈大全的一副匾额换的回报是一份情报,有一个叫萧启的南方商人,想走私一批铁锅到后金去。

  努尔哈赤那边比较惨,虽然打下了大片的地盘,可科技跟不上。现在人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古代也一样,后金的地盘,很多地方连铁锅都造不出来。获得高科技产品(如:铁锅、瓷器、丝绸、菜刀、农具等等)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抢劫,一个是走私。

  补充一下,南方的茶叶、南洋的香料都需要走私。东北是不产茶叶的,而烹饪用的香料,比如胡椒、肉桂皮、沉香、樟脑等等,多产自南洋诸岛,大明朝都要进口,后金人想要吃美味的肉食,就只有走私了。

  为了抑制后金的展。

  明朝制定了严格的监管制度,走私货物去后金,被抓到是要砍脑袋的。

  这个叫通敌。

  所以哈大全和毛文龙走私,大多卖给蒙古人、朝鲜人和日本人,后金想要只能高价从这三个国家商人手中购买。

  。VIP中文_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