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5章 乱起(下)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此,大明朝廷终于动用了其强大的力量,准备动员精兵二十万,彻底消灭盘踞在河南、南阳及汝州两府一州的义军。

  一时间中原大地上风起云涌,一场决定义军生死的大战随时都会爆发。

  只是由于这些计划都发生在千里之外,远远超出了义军的情报能力,张顺等人还被蒙在鼓里,丝毫不知道官兵的打算。

  但是“你有你的千条计,我有我的老注意”。

  只要张顺对当前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就不会不知道如今大明王朝除了陕西三边四镇能抽调出大军以外,其余皆不足为惧。

  宣大蓟辽四镇直面鞑虏兵锋,朝廷不敢擅动。

  昌平镇和真保镇实力弱小,昌平镇又已经抽调了左良玉一营人马,真保镇又要守卫京师侧翼,再挤一挤也挤不出几两油水,哪里有人马可以调动?

  这就是战略对战役、战术的碾压,我虽然不知道你要做什么,但是我知道你有什么,你的七寸在哪里。

  这就是义军拿下南阳以后,张顺开始一门心思琢磨陕西的原因。

  无论你大明谁上台,谁主持内阁,都无法脱离实际,虚空爆兵。

  所以等到陈长梃拿下潼关天险,张顺立刻组织人马入关。

  哪怕人手不足,哪怕义军主力犹在河南中部和官兵对峙,亦要入关。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战机稍纵即逝,若是慢上一步,那就会万劫不复。

  等到义军在华阴击败陕西总兵左光先以后,张顺马不停蹄,亲率人马一路追赶过去。

  从华阴的华州,从华州到渭南,从渭南到临潼,从临潼到咸宁,陕西总兵左光先煌煌如丧家之犬,一路败退到西安城中。

  张顺亲率贺锦、贺人龙二营至西安城下,抬头望去只见西安城墙厚重高大,约莫有四层楼那么高。

  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各有守备,城上又多旗帜士卒。

  张顺命令士卒试探着轰了几炮,对庞大的西安城来说不疼不痒,毫无威胁。

  张顺皱了皱眉头,对左右道:“陕西总兵左光先果然是员虎将,连战连败,犹能整顿士卒;而那陕西巡抚甘学阔也非庸人,虽无领兵打仗之才,做事却也井井有条,若非如此,西安非大明所有矣!”

  “为之奈何?”贺人龙闻言不由问道。

  他和麾下的士卒连番赶路,早已经到了身体的极限;而那贺锦麾下骑兵的战马以多倒毙路旁,实在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縞。

  不甘心,实在是不甘心呐!

  张顺低头看了看自己疼痛难忍的双脚,想起了一句话“噙在嘴里是根骨头,吐出来是块肉”。

  虽然他早穿上了高桂英亲手制作的柔软羊皮靴子,奈何没有长距离行军的经历,一双嫩脚早就被磨的血肉模糊,脚掌和袜子黏糊糊的粘在了一起,难受万分。

  怎么办?是走,还是留?

  当年关圣帝君关云长顿兵于樊城之下,遂有败走麦城之失;魏武曹孟德于乌巢陷入两面为难之境,一鼓作气攻入袁军营垒,活捉淳于琼,遂有官渡大胜。

  自古以来,正反例子数不胜数,何则为对,何则为错耶?

  张顺沉吟了半晌,心道:“大丈夫不能五鼎食,当五鼎烹!我自起兵以来,几乎处处是绝地,时时是绝境。”

  “夫大争之世,利于进取,误于守成。本王如今虽然占据二府一州之地,与天下相比,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若我今日退缩,不知明日葬身何处矣!”

  “与其如此,何不死中求活,奋力一搏。但能拿下陕西三边四镇,招募士卒,种田攀科技,天下何足道哉!”

  他便一咬牙道:“传本王号令,大军后退三十里,安营扎寨,做长久之计!”

  “此战若不能夺取西安城,本王誓不回洛!”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