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7章 封舟与战舰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舵工舱房,与其紧邻的乃是‘司针密室’。”

  最后,船要平稳,不然船上的船员上吐下泻,精神萎靡,就会有失天朝上国风范。

  如果换算为后世概念,原来的福船形制封舟,应当“深”两丈有余,这样每层高度大概在一米五六左右。

  “彼之夹板,直通首位,颇为厚实。我之夹板,譬如建楼,层层累积,多设房间。”

  “哦,原来是吃水线啊!”张顺沉吟了片刻,顿时明白了过来。

  “上层夹板,设有军械、火炮及凉棚。其尾设有黄屋二层,下置皇帝册封敕诏,上供海神天妃。”

  “啊?”那张子舟本来还以为张顺要新造封舟,哪里想得到他居然是想改成战舰。

  相对于较“浅”的中式帆船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为壮国威,这封舟第一不能沉,第二不能小,第三遇大浪而不能翻,船速宜快,船身宜稳,然后再奢求其他。”

  而张子舟新建封舟,从吃水线往上高五丈。

  “我之封舟固然采用远西龙骨、肋板,并分上下五层,其实两者夹板并不相同。”张子舟认真道。

  “故而其制虽然相似,然大小却截然不同。”

  后世船深,乃是指从船底龙骨至主甲板的高度;而这个时代的船深却是指常载吃水线。

  “原制,封舟低矮,各层之间需要‘俛偻深入’,多有不便。”

  “上下各层之间,需要‘上下以梯’。”

  “往日之制,封舟长约十五丈,宽近三丈,深一丈四尺,皆福船之制。”张子舟闻言笑道。

  故而张顺听到这里,不由精神一振,连忙开口又问道:“既然如此,这封舟当如何设计,又如何建造?”

  想到此处,那张子舟不由思索了半晌,这才应道:“此夹板,非彼夹板。殿下若想改为战舰,非得大改不成!”

  “哦?”张顺听到这里,顿时明白了这是封舟建造的要求。

  首先,船要坚固,唯有坚固的船只,才能经得起大风大浪。

  “封舟之制,长十七丈,阔三丈有奇,曰艨曰舵曰桅,采自关中。非数百年之木不能用,非数万人不能运。闻往时船完成或二年或三年,木植工价不下五千两。”

  “深一丈四,封舟‘水蛇’以下深度也!”张子舟连忙应道,“入水五丈,乃是指‘水蛇’以上高度也!

  想到此处,张顺不由激动了起来,连忙开口问道:“若是据此改装,能否改装成一艘三层甲板战舰?”

  想到此处,张顺不由开口问道:“不知‘深一丈四’和‘入水五丈’,各自指的是什么?”

  张顺听到这里,不由眉头皱了一下。

  而若想完成以上要求,首先第一点就是船要大,同时期欧洲远洋帆船其实也是类似要求。

  “哦?原来如此!”张顺这才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难怪历史上欧洲风帆战列舰都较为宽大,除了利于远渡重洋之外,其中又预留了为了缓冲重型火炮后座力的空间。

  不过,想到此处,张顺愈发急不可耐。

  既然从技术上来说,没有问题,那么自己也要造船,造大船!

  于是,他不由开口道:“本王欲任命你担任天津造船厂厂长,不知你意下如何?”

  本文所言明代船只吃水问题,为作者推测。据作者所查资料,一个个都信誓旦旦说明代封舟“深一丈四”,然后以此计算排水量。完全忽略了《兵录》记载大福船吃水一丈一二和万历七年前往琉球副使谢杰记录的封舟吃水“一丈八”的记录,这就完全低估了明代船只的排水量。作者根据封舟“上下五层”的记载,估算明代封舟船深应当在三丈左右。而崇祯五年的封舟,船深应该在四五丈之间。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