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6章 徐家村的发展规划(四)_重启9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唯一可惜的是,他年纪不小了,恐怕看不到徐家村变成大城市那种样子。

  徐思哲听得是哭笑不得,他宽慰道,老人家的身体还这么硬朗,肯定能看到徐家村未来的繁荣。

  路过村里小卖部的时候,徐思哲见老支书说话声音有点哑,就招呼他停下摩托车,准备买两瓶饮料。

  徐思哲惊讶的发现,这里居然有苹果味的醒目。

  这饮料是刚出没多久的,想不到徐家村的一个小卖部居然也有了,可见物流业发达的好处。

  老支书从徐思哲手里接过塑料瓶,一脸的嫌弃:“你说你们这些孩子也是的,这些饮料有什么好喝的?小天还在村里的时候,天天吃饭都得喝这个东西。真要渴了,啃个梨不比这个强吗?”

  徐思哲赶忙说到:“要不我拿去换瓶矿泉水?”

  老支书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那玩意更坑人,这饮料好歹还有点甜味呢。这山上的泉水不用花钱,装到个塑料瓶瓶里面就敢要一块钱,徐家村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啊,村里那些小年轻没事就喝起了这些东西,还把饮料瓶子到处丢。”

  看着老支书跟喝药似的往下灌那绿莹莹的液体,徐思哲脑海当中突然闪过一丝光亮。

  要说赚钱的生意,有一件倒是非常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果汁饮料。

  君不见,后世的哇哈哈,农妇山泉,董事长都登上过首富的位置,徐家村有萌动集团的扶植,未必不能从这里面分一杯羹。

  虽然说,徐家村周边山上的山泉水,并不能够形成规模化供应,可徐家村有一样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水果。

  眼下,县里的水果种植业还没完全走上正轨,一年就能产出数十万吨水果,如果形成规模化种植,这个数字还能翻上好几番。

  本地的水果质量本来就好,把它们加工成果汁,既增加了商品附加值,也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想到这里,徐思哲兴奋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支书。

  “孩子,这饮料厂,是咱们徐家村能干的?这村里除了你,就没几个大学生,咱们能行吗?”

  徐思哲自信的点了点头:“老支书您放心吧,咱们没有相关知识,但是可以请人啊,像是齐州农业大学,还有齐州大学的食品工程系,这里面可有的是专业人才。

  咱们就做真材实料的果汁,哪怕价格卖的贵点呢,我也有信心能够推销出去,而且老支书,咱们将来还能出口赚外国人的钱呢。”

  对于徐思哲的话,老支书那是一百个相信。当年村里种大樱桃的时候,徐思哲就曾经“夸下海口”,说今后能把樱桃卖出国外去,而在今年,这个“大话”就已经成了现实。

  H国靠着齐州很近,在徐思哲牵线搭桥之下,徐家村的樱桃已经跟H国签署了出口协议,虽说不是很多,只有几千吨,但这也是实打实的走出国门。

  不过更远一点的立本,徐思哲就折戟沉沙了,这也怪他没做好功课,立本国内农产品市场是被农协严格控制的,连它的“盟(qin)国(die)”都没打开这个市场,更别说徐思哲这个外来户了。

  老支书听了徐思哲的话,兴奋的连嘴边的胡子都直发抖,他当下就要骑着摩托车直奔乡里。

  还好徐思哲劲儿大,堪堪把他跟拦了下来。

  “老支书,这事儿咱们就不跟乡里谈了,咱们呀,直接跟县里去谈。县里不是积压了几十万吨水果吗?咱们就以这个为突破口,争取让县里多给点优惠政策,多批点地皮建厂。”

  “怪不得你小子年纪轻轻就赚了这么多钱,你这鬼点子就是多,不过啊,老支书这次支持你,不就是卖惨么?这个我擅长啊!

  当年为了给村里多要点补助,我是直接带着铺盖去县长办公室堵人的,不多给点扶贫款啊,我就住在那不走了。你在这等我一会儿,我去看看那铺盖卷还在不在了。”

  徐思哲一听就乐了,他赶忙劝说老支书:“您都这把年纪了,就别弄这一出了。咱们这次就规规矩矩的谈,我听静云姐说了,县长在会上都快急的哭了,咱这次是去雪中送炭的,人家肯定会投桃报李。”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