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章 国库亏空_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勤政殿。

  寂静无声,气氛凝重。

  永兴帝翻看苏明允的奏折,面色阴沉,眼中不断闪现杀意。

  “户部尽是蠹虫!”

  登基之初朝廷查抄张逆一系官吏,所得合计七千万两,户部国库前所未有的丰盈。

  仅仅五年过去,国库又空的能跑老鼠,连赈灾的银子都拿不出。

  苏明允核查户部账簿,并无任何疏漏,连一两银子的出入都不差。

  账簿没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官吏如鼠,守着户部粮仓怎么可能不偷吃。

  苏明允花费一年有余,明察暗访,拉拢分化,得知户部上下无不贪墨,将国库当成了自家钱柜,缺钱了就伸手拿。

  户部通过虚报账目,抹平亏损的银子。

  或者兵部申请铸造兵刃,花费价格是市场价的几倍,还将废弃兵刃打磨后以旧充新。

  又或者工部建造、修缮宫殿,报账一块砖头十两银子,一根椽木数百两,而且年年修年年坏。

  幸好工匠、役夫不需要工钱,否则七千万两撑不到现在。

  如此内外勾结,虚报账目,层层盘剥,养肥了不知多少蠹虫。

  从贪官污吏抄没的银子,转眼又去了新的贪官手中!

  “烂的不止是户部,兵部、工部等官吏皆有牵连,大雍满朝文武难道就没有清官了吗?”

  永兴帝向下看,面色稍霁。

  奏折中书写,户部前李巡官、刘主事等人颇有气节,不愿同流合污,或调入清水衙门,或贬去地方。

  其中仓部主事霍伦最为凄惨,搜集国库亏空案证据,为同僚所恨,栽赃倒卖粮仓陈米,斩首示众,阖家流放北疆。

  “朕亦有识人不明之罪!”

  永兴帝叹息反省,思索如何处理涉案贪官,由于品级之高人数之多,不可能尽数抓去砍头。

  譬如成国公开国元勋之后,担任镇武营提督,伙同户部官吏克扣军饷、谎报军械,贪墨逾十万两。

  永兴帝知道了此事,也只会苛责几句,不会真的治罪。

  真正拉到菜市口砍头是贪官,要么是靠山不大,根基不厚,要么是替人背黑锅、平民愤的贰官。

  这时。

  值守内侍进殿通禀:“陛下,苏尚书求见。”

  “快请进。”

  永兴帝又吩咐道:“通知御膳房,今晚加两个菜,朕与苏爱卿一同用膳。”

  这在永兴朝是极大的恩宠,能有此殊荣者不足一掌之数。

  如此寡恩,官员私下里开始怀念先皇,不用每天累死累活上朝,元武帝闭关炼丹变成了无为而治。

  皇帝做个不管事的泥塑,那就是圣主明君!

  苏明允随内侍进殿,三叩九拜行礼。

  “臣拜见陛下!”

  “爱卿平身,赐座。”

  永兴帝说道:“看了爱卿的奏疏,朕痛心疾首,如此亏空大案,史书定会记载朕崇信奸佞。”

  苏明允面露无奈,陛下将名声看得太重,颇有些过犹不及了。

  “先皇性子仁厚,治下臣子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