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章 清查田亩_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的本能。

  京城路有冻死骨,会有人感叹悲惨,放在乡村则只是寻常事。遇上饥荒年景,哪会讲什么同宗同姓,会变成赤裸裸的弱肉强食的丛林。

  诸如聂志选择秋天结婚,也不是为了良辰吉日,更不是秋天农闲,而是考虑孩子出生在夏末秋初,成活的概率大些。

  大雍婴幼儿夭折率,接近三成,只有半数人能活到成年。

  在这个时代,活着已经是很难的

  事!

  这时。

  一阵鞭炮声响起,司仪高声呼喊。

  "吉时已到。

  新郎与新娘进入大堂,在司仪的喊声中拜了天地,随后聂志扶着老板娘去后屋,换了身衣服来前面敬酒。

  宾主尽欢,醉后各分散。

  翌日。

  薄雾冥冥。

  邻居的公鸡准时打鸣,李平安起床后,摘了一篮子熟透的葡萄。

  颗颗牛眼大小,颜色鲜红。

  同僚品尝后纷纷说好,时不时催促多带些去。

  具体味道如何,反正李平安没尝过,万一发生了什么变异……

  溜溜达达来到天牢,先给司狱校尉书吏等人送去,余下的拎着来到牌桌处,见到同僚凑在一起闹哄哄说话。

  李平安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杨校尉说道:"平安没看到告示?朝廷要清查田亩!

  李平安问道:"可是这次有何不同?

  大雍隔二十年左右,便会清查一回田亩,以便于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清查时只需要贿赂税吏,就能隐瞒实数,免去大部分田税。

  "李叔,这回不一样。

  王坚说道:"按照公文所说,清查田亩汇聚成鱼鳞黄册,凡不在记录之田地,皆归入朝廷所有!

  李平安恍然,难怪同僚们心急。

  牢中传承三五代的狱卒,少说在乡下有三五百亩田,出租给农户种植,一旦查清了就得交田税。

  杨校尉沉声道:"听闻朝堂传来风声,陛下欲废除人头税,全部改为田税,估摸着会翻两三倍……

  众狱卒闻言,顿时嘈杂喧嚣。

  "杨爷,您没开玩笑吧?

  "凭什么?这成了咱们养那些没地的泥腿子!

  "这地是我家五辈人,不敢吃不敢喝攒下来的,田税翻几番还种个屁,干脆卖了算球!

  "必须发声反对!

  "……

  李平安坐在一旁不说话,此事与他无关,名下仅有京中宅院,没有任何田亩。

  杨校尉挥手压下声音,请教道:"平安,你说咱们该发声吗?

  "发什么声?

  李平安反问道:"你们仔细想想,家里有几万亩地吗?

  众狱卒摇头:"没有。

  "主要收入是那几百亩地吗?

  "不是。

  "家里有权有势,可以影响国朝政策吗?

  "不能。

  "那发个屁声,乖乖的在牢里当值,谁家地多权大谁去反对。

  李平安说道:"纵使陛下顶不住压力,这政策失败了,治不了那些个世家大族,还治不了你们?

  "李爷说的对!

  众狱卒恍然大悟,再不说反对清查田亩,反而嘻嘻哈哈拿朝中大人物做赌,哪个会因此获罪入狱。

  当自己倒霉了,见到被人更倒霉,会打心眼里高兴!

  "快吃快吃,李爷种的葡萄真甜!

  同僚们摘着葡萄往嘴里塞,鲜红汁液迸溅,灯火照耀下如一张张血盆大口。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