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2章 麻辣小媳妇_真千金逆袭后哥哥们跪着求原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像之前,各人写各人的,虽说你们文人交流,大可以畅所欲言,奈何国库没这么多钱,天下也没这么多药,万一哪个哪句话说多了又是事。而且你们既然是联名倡议,不如就写一封统一的倡议书出来,也不用抄,我给你们印上几千份,你们三个盖上私章,或者留下大名,韩诚你们这几个也都留个名,赶在年前发到各处文会,或者各自的友人,过年这阵子大好的空闲,让他们慢慢琢磨去呗!”

  这么一说,所有人都很乐意。

  毕竟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每一封信上都有自己的大名,全国有多少个县?这样的诱.惑哪个文人能抵挡?

  于是大家一商议,就写了一封出来。

  霍凌绝明显提前做过功课,这封信是那种,国家有困难,我等文人读圣贤书,当如何如何……这种风格,也就是说,我们文人是一起的,我们携手共同安抚百姓这样,而不是把文人和百姓划到一起,我直接去倡议一个县的百姓。

  这种东西很微妙,但却非常有用。

  因为并不是读了书就不糊涂的,很多读书人得知这些事情,很可能头脑一热,就要“为民请命”了,然后就会为了自己县的人,闹腾着他们也要享受中州一样的待遇。

  这是很容易出现的一种局面,真要出现了还不好处理,而这样,就可以杜绝这种局面。

  倡议书首先写了中州这边的一系列举措,然后,后头就是蚊蚤等物的危害,表示治理是必须的,但是……笔锋一转,后头算了一笔帐,比当时沈昼锦写的要详细的多。

  算完帐之后就表示,国家有心无力,世上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药,之所以先选中州,是因为中州明年的气候如何如何,为防止鼠灾泛滥,只能未雨绸缪,集全国之力,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圣上为此忧虑万分,所以我等读书人,应但求先生之邀,发出此倡议……

  倡议诸位通过戏文和告示,口耳相传等,让大家知道蚊蚤等物的危害,自行打扫,养成卫生习惯,用身边之物防虫防蚊防蚤等,不要成为下一个中州。

  文章是韩青溪写的,写的非常热血。

  然后他和余致远、太子等等都署了名。

  沈昼锦全都扫描彩打了出来,连盖的私印都有,张张都极像是原稿。

  而且还挟带私货,让霍凌绝写了一份纯学术的“说明”,就是蚊蚤之类的习性介绍,如何治理等等,也算是顺便扬扬名。

  然后就是太子写的那个戏文了。

  文人做事情,有自己的潜规则,他们不会直接跟你说,你想自己写可以,但一定要接地气啊,不要拽文啊什么的,但是戏文下头,附上了韩青溪和余致远的“读后感”?

  总之就是赞美他写的家常,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也能听懂之类的……

  读书人看到了自然会懂。

  等一切搞完都腊月二十四了,沈昼锦怕当地县令不重视,直接在信封上加盖了自己“秦郡王”的印章,光盖章就砰砰的盖了一上午。

  她才说一个县的信超不过二十斤,如今肯定超了,所以她索性叫人把信送到了府城的中转站,到时候直接分拣了,保证次日就能收到。

  除了给各县的文会,他们还给各自的朋友也写了。

  霍凌绝给贺青燃写了一封,而沈昼锦给皇上、给师兄和秦云峤都写了一封,为了逗小皇孙,还给小皇孙也发了一封。

  主要是她觉得,小屁孩儿难得收个信,估计会挺开心的,而且他的父亲这么厉害,让他知道了也挺好,知道这种方式,也可以给太子写信什么的。

  因为韩青溪的朋友,大多都在京城,所以一夜之间,揭起了轩然大波。

  今年定的是腊月二十六封印,也就是封笔罢朝,不再处理事务了……往年这几天都会很安静,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触霉头,但是今年,最后一天上朝的时候,御史站了一排叨叨这事儿。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