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章 琉璃厂烟云斋_四合院:从撬傻柱墙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刚、刘度泽、王主任都瞧不上这些东西,他们家过冬菜早就都够吃的,多了带回家也没用。

  马华看着他们颇为不在乎的模样,免灾机会也没提示,确定他们是真的看不上这些东西。

  马华不由心中暗想:早知道这样,买那些票据干什么……看来从此之后,吃饭问题是不用发愁了。

  几十斤白菜土豆,说多也不多,也就是几颗白菜,几十个土豆。

  下午没什么事,马华收拾好仓库,挂上铁锁。

  【报酬发放中】

  从昨晚到现在,一直有感觉,到现在感觉更明显了。

  机会,就出在那袁大头上。

  马华骑着自行车,拐过几条胡同,顺着大街到了以前的琉璃厂那边。

  不少铺子都关门了,街上冷冷清清,只有一些地摊。

  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有好有坏。这摆地摊的,有穿的整齐整洁的;也有穿着破棉袄,缩着脖子摆摊的。

  逛地摊的,有穿着不显眼,看中了东西就买,买了就走的。

  也有带着眼镜,斯斯文文,边走边看,最后什么都没买的。

  马华推着自行车慢慢走着,不少摊主也在打量他。

  年轻小伙子,车后座带着白菜土豆,八成是来看看热闹稀奇的,这样的掏钱买东西可不容易。

  又把头都慢慢缩回去。

  马华也是凭着感觉走,走到路尽头。

  手指头一动,一个袁大头掉在地上。

  马华捡起来袁大头,一个中年男子笑呵呵到了面前:“小兄弟,有东西要出手啊?”

  马华默默点头。

  “来我烟云斋看看?”

  中年男子笑着说道:“咱们烟云斋换钱也行,以物易物也可以。”

  “我跟你说,小兄弟,咱们烟云斋最讲规矩,向来是诚信经营……”

  说着话,中年男人一伸手,引着马华到了一个地摊前面。

  地摊后方,是一个叫“烟云斋”的老铺子,古色古香,左右对联“六朝古事凭流水,九代闲谈舟上琴”。

  烟云斋牌匾,是谁题的看不分明,上面灰土蒙蒙,赫然是已经关门了。

  这地摊好像是跟“烟云斋”有关系,也有可能,一点关系没有,纯粹蒙人的。

  马华不动声色,打量着这地摊上的东西,然后微微一笑。

  “掌柜的,您这里东西,看着可真新鲜啊……瞅着就没见过。”

  新鲜,就是说“新出炉”,可能有假。

  马华虽然不精通古董,但是总感觉有些东西,不用精通也能判断出来,比如那一块崭新的慈安御宝印玺,上面双龙缠绕,简直就是挑战他的基本历史常识。

  中年男人呵呵一笑,也不生气:“咱们行当就这规矩,您看着办,您看中了跟我说,咱们看看生意能不能做。”

  “不能做生意,交个朋友也行。”

  话是这么说,打眼不打眼,全靠个人本事。

  有多大能力吃多少干饭,没能力净是吃亏,就是这行当的特点。

  朋友……那就是嘴上的朋友,谁也甭信。

  “袁大头,我要出十多块,能给多少钱?”

  马华开口问。

  “您哪来多少块,我给您几块钱,行不行?”中年男子笑呵呵说道。

  马华直接笑了:“你的意思是,一块袁大头,就值一块钱?”

  “往前几十年,一块袁大头还能买二十斤米,到现在这也算是老物件了,就给一块钱?”

  “一斤米都买不到,你看合适吗?”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