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8章 利益之下的嘴脸_我,大明杀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8章利益之下的嘴脸

  李仪,只不过是个户部主事,为何能攒得起来这种局,而且还把内阁大学士都给叫来了呢?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

  吴王一脉的实力越来越强,甚至超越了朝廷,这无疑是脱出了朝廷的掌控,也脱出了文官的掌控。

  虽然文官从未掌控过朱瞻壑,但是他们却掌握着朝廷,只要朝廷不变,他们就不变,他们的利益就会永远存在。

  而且,在朝廷中,老牌的官员不仅都是当初最为坚定的太子党,还是和吴王一脉恩怨最深的那一群人。

  如果不是朱瞻壑,胡广、胡俨、金幼孜等一众人都不会被赶出朝,而这些人无一不是地位极高的人,若是能够保留到现在,那将会是他们极大地臂助。

  但是,因为朱瞻壑的原因,这些人死的死、致仕的致仕,再加上太宗皇帝废程朱理学、立公羊学为国学,导致老牌文官的阵营得不到有效的补充。

  所以,现如今,能和他们站在一起的人越来越少了,虽然后续上来的官员也有慢慢被同化的,但那些官员和他们这些老牌官员还不一样。

  一种思想养一种人,程朱理学这种思想所养出来的人,和公羊学这种可以说是极端思想所培养出来的人是不一样的。

  哪怕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但因为思想不同,想要走到一起还需要时间的介入。

  唯有时间磨掉他们之间不能契合的棱角之后,他们才会成为一个利益群体。

  李仪是永乐年间就出仕了的,不是那些学着公羊学说参加科举的人,不仅在利益上,在思想上也是和那些老牌官员契合的。

  除此之外,他能够攒动这个局,还有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甚至完全可以说是唯一的原因了。

  他,是户部的主事。

  世人皆知,户部尚书夏原吉虽然没有明确的立场,但因为其只认钱的性子,导致他和吴王世子走得很近,毕竟从永乐朝到现在,国库最大的收益基本上都是朱瞻壑创造的。

  而他们这些人是站在朱瞻壑的对立面的,户部作为大明最为重要的一个部门,他们这些人怎么可能甘心放弃?

  甚至是……成为“敌人”。

  所以,户部就必须要有一个他们的人,李仪这才有了机会。

  但是,今天这个局,来的并非都是他们自己人。

  于谦坐在一旁,现在的他还只是个侍郎,和三杨这种文渊阁大学士没得比,和吕震这种一部尚书没得比,甚至和替代户部尚书的户部主事李仪都没得比。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思想。

  于谦不理解,他的确是认为吴王世子的做法不对,不符合长久的发展方向,但他也永远都不会去反对,甚至是去设计朱瞻壑。

  于谦是个清醒的人,历史上的他在成为兵部尚书之前是个坚定的发展派,主张以黄老之道治国,而在成为兵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