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七十六节 收官战(1)_穿越之大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战争这种事太难以掌控了,历史上因为擦枪走火引发战争的例子太多了。

  因此他有必要担心在东北的胶着发展下去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尤其是现在国联根本无作为。焦虑了一天一夜,赵书礼终于做出了决定,同意苏联人进入东北,但是他心里已经做好了将来跟苏联人也打一仗的准备,在他心里,富饶的东北绝不能落入其他国家手里。但是下这个决心的时候,赵书礼还想不到,自己将来把苏联阴的有多么惨。

  同意苏联人进入东北的同时,赵书礼给各个部队发去了最后一战的指示,务必歼灭完全在东北的所有日军,现在不怕把事情搞大了,相信日本人得考虑同时跟苏联和中国军阀开战的后果。

  1931年,10月1日,塞北军在东北的最后一战打响。

  哈大线以东,脱欢的骑兵军集结完成,开始像包括吉林这样的大城市,发动攻击。同时到处破袭铁路线,打日军的补给,打他们的援军。现在这只骑兵部队可不像是他们刚到这里时候的几万人了,人数达到了十几万,其中有桃花姐那样的土匪,更多的是一些不愿意投降日军做汉奸,又在自己上级的严令下不得不让出城市的一些东北军士兵,他们在基层军官的带领下,纷纷加入了塞北军游击部队。

  哈大线以东,高凤举已经完成了对四平街的包围,从四平南下包围了铁岭,跟日军援军对峙于抚顺,北上跟长春南下的日军对峙于公主岭。现在总司令部一声令下,高凤举的机会来了,这是他期待已久的一场大战,即是考验他能力的时候,也是证明他实力的时候,更是他出人头地一鸣惊人的时候。

  除了给自己的军队下命令外,赵书礼还联络了张学良和蒋价石。

  现在东北军精锐都在锦州跟日军对峙,爆发了几场小规模的空战外,就没什么行动。要是此时东北军一鼓作气从锦州往东北攻击,一可以直逼沈阳,二可以往东攻击辽阳鞍山切断大连旅顺跟沈阳的联系,到时候整个东北态势对于中国更加有利。对于蒋价石赵书礼只要求他在政治上做出表态,发表一些强力的宣言就好,让中央军出关实在是有难度,也不现实。但最重要的是,此时就是要做出一个中国很团结,因此有必要拉上这两个中国此时最大的两股势力。

  蒋价石那边赵书礼的手伸不到那么长,只能用电报联系了,而张学良就近在咫尺。因此赵书礼直接派人去游说他,派去的人是刘澍,他是前清举人做过县官,清亡后作为前清遗臣他还能继续做官可见这人的人际交流能力是过人的,在后来在塞北也是混的风生水起,虽然没有孔韧等人表现的那么强势,但却落了一个老好人的形象。赵书礼知道这样的人不可能是老好人,只能说他们圆滑,所以派他去是合适的。

  除了刘澍外,他的妻子傅青荷再一次出马,带着儿子去看望张学良了。因为此时张学良生病了,住进了医院中,作为结拜兄弟,去看望看望是说得过去的,但是他不能亲往,派夫人去搞太太外交也合适。

  138看书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