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七十四节 哈尔滨防御战(15)_穿越之大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继续防守了,继续跟日军过招。但是他得征询赵登禹的意见,虽然赵登禹手下只有一千人,但是跟他平级也是师长,而军衔还比他高,人家是少将,自己只是一个上校而已。

  “补给压力倒是不大,我部出发前,补给的物资已经到了齐齐哈尔,大概现在已经到了哈尔滨了吧。”

  这个时代的火车实在是太慢了,早在脱欢的部队掌控了铁路线后,塞北就开始调集物资了。可直到双城战役的第五天,这才运到,其中难度自然有,但是经验不足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塞北地区的铁路因为建设时间比较晚,加上赵书礼追求新技术的思想,基本上从一开始这里跑着的大多就是内燃机车,而铁路也是按照最新标准设计建造,在塞北地区如果任由火车火力全开的跑的话,跑个百公里时速是没问题的。但是东北的铁路不一样,那是沙俄时代建造的,跑的是蒸汽机车,建造标准也低,由闯娃铁路公司来负责的这次运输中,他们的技术人员经验不足,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火车从归绥车站出发后,一路上放开了跑,除了停留加油外,基本上不停歇,在塞北境内倒是没出什么问题,可一到东北就出了事故,满载的重型内燃机车把老旧的中东铁路压断了。

  修复铁路花了一些时间,接着又在车站上卸下了一部分货物,火车才得以继续前行。

  除了技术上的竟然不足外,调度上也出了问题。塞北的火车运输调度技术来源于德国,对于军事运输也进行过几次演习,但都是在塞北境内做的短途演练,最远也就是从归绥到库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火车进行军事行动的德国,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心得的,所以说技术上没什么问题,但是德国的技术放到中国就未必适用了,德国才多大,光是一个外蒙就比德国大多了。

  因此距离一长,经验欠缺的塞北铁路工作者也出了问题,有的枪支运走了,但是配属这批枪支的弹药却落下了,火炮在前面,但是炮架子却间隔了几个批次的车皮。因为我这些问题,半路上又进行了调整调度,又浪费了一些时间。

  所以最后才拖到了双城战役快终结的时候,否则双城战役不该如此艰难。

  现在最困难的时候终于过去了,跟赵登禹接着商议了下,觉得唯一的问题就是军力上还有差距。可就在这个时候,另一只援军到了,这只援军出乎了赵登禹和梁镜斋两人的预料,这是一只东北军旅,旅长叫做赵毅,是从长春时候撤退到哈尔滨的,跟梁镜斋在双城的时候有一面之缘。

  早在双城的时候,赵毅就请战留在这里防守,可是被张学良申斥,要他立刻去哈尔滨待援,究其原因不外乎保存实力。但是后来马占山就任了黑龙江代主席后,整理了下黑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