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章 皇庄见闻_陛下曾经嫁过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曾经嫁过我!

  皇庄其实是一个泛称。

  在前朝,京城周边一度有大大小小数十座农庄可以被称为皇庄,每一处都住着十几户乃至几十户佃农。

  名义上,这些皇庄的存在是为了给皇帝陛下供应粮禽蔬果。

  实际上,皇帝本人所用的米粮均是各地献上来的贡品,为了确保安全,日常所用的牲畜和果蔬也多在宫中培育。

  皇庄,尤其是开国初期的皇庄,其实就是成国皇帝的小金库,真正的用途是以宫中采买的名义把国库拨给内库的钱转入皇帝陛下的私库,避开大臣们的指手画脚,使皇帝陛下能够更加地随心所欲。

  然而几代之后,皇帝逐渐势弱,皇庄就成了太监和庄头的自留地。皇帝管不了,大臣们管不着,只能眼睁睁看着太监和庄头们内外勾结,欺下瞒上,中饱私囊。

  只是风水轮流转,此一时又彼一时。

  当成国势弱到一定程度后,皇庄也就彻底失去了□□,曾经在皇庄里大捞油水的太监和庄头成了人人都想咬上一口的肥肉,而皇庄里一无天险,二无强兵,肥肉们能够选择的应对之道也只有溜之大吉或者任人宰割。

  戚云恒率兵围城的时候,这些位于京城之外的皇庄就成了第一批被收缴的国家资产。皇庄里的粮食全被征用,因为犹豫不决而错失了逃跑良机的庄头们也无一幸免地被人间蒸发。普通的佃户倒是全都活了下来,如今均已成为戚云恒的佃户,一家老小的吃食也全靠戚云恒供给——当然,这种所谓的供给其实也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罢了。

  因登基那会儿已经入冬,戚云恒要做的事又太多,把粮食调拨过去之后,只发了道旨意让佃户们自行选出新的庄头,然后就一直撒手到了现在。

  欧阳接手后,经过两次优胜劣汰的筛选,把皇庄的总数量削减到十二个,并使其连成一片,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皇庄”。

  但进一步的改造计划却要等到春暖花开——挖得动土的时候才能执行,欧阳今日过来,打的虽是“调查”的幌子,做的却是“考察”的行径。

  到了地头之后,欧阳让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连帽皮斗篷、漏指皮手套,给内廷司的“考生”们每人发了一套。等他们穿戴好,欧阳又给每人发了一叠用铁夹子夹在硬木板上的白纸和一根“粗”铅笔——这个粗是各种意义上的,除了粗糙的做工外,用来固定笔芯的木头条比常用的毛笔笔杆还要粗上一圈,夹在木条里的石墨也比小拇指细不了多少。

  除了戚云恒派过来的十个人,享有同样待遇的还有原本就兼职文案工作的柳绿以及庞忠带过来的跟班小太监黄朋。

  这个黄朋也就十五六岁的年纪,是前朝时入宫的太监。被关在皇庄里等候清理的时候,黄朋抓住机会,认了庞忠做干爹,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