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九章 三藏,你与吾有缘;三界唯心,万法唯识。_法海穿越唐三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邀请三藏加入密教,便已经是有些过分之举了.自己若还要收三藏为徒,其险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接引佛祖操行觉悟,无疑是要在准提圣人之上,若是准提圣人动了同样的想法,恐一句“三藏,你与吾有缘”,是跑不了的。

  当年的孔宣,如今的孔雀大明王,就是被准提圣人这样强行拐带回来的。

  接引佛祖对大乘教法也十分精通,而且那藏经阁中的三藏真经,他也全都是认真研习过的。

  不得不说,如来与三位大士,为了立下大乘佛教,确实也花费了不少的苦工,那些大乘经文虽然很大一部分都是站在了小乘的对立面上,但在接引佛祖看来,这更像是发扬与继承。

  小乘教法,确实有他的局限性。

  这一点接引佛祖从来没有否认过,而他之所以看中三藏,就是看中了三藏不拘门户之见,能够汲取别宗他派的精华于一身的格局气魄。

  尤其是能兼容大乘与小乘两道,更是难能可贵。

  毕竟在灵山之上,大乘与小乘之间的对立,始终存在。

  大雄宝殿之中的众僧,以及法海本人,甚至是在金莲之上的如来佛祖,其实都没有想到此刻“站出来”的竟然会是接引佛祖,而且似乎跟还要跟三藏论一论这“小乘教法”。

  在场众僧谁不知道这“小乘教法”是出自正是出自他们两位西方教教主之手?

  如今三藏自大唐来灵山取经辩佛,正是因为大唐小乘盛行,大乘不显而三藏更是大唐第一僧,其小乘教法的水准,自然也毋庸置疑。

  只是在今天这样的一个场合,论及小乘教法,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

  但法海显然不在乎这个。

  “阿弥陀佛。”

  对于接引佛祖的提议,法海欣然接受,并且跃跃欲试,“不敢请耳,固所愿也,小僧先谢过佛祖成全。”

  如果是以往的法海对于小乘佛法的感悟并不算深厚,但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的小乘佛法继承于三藏,再与自己对佛法的感悟相结合,自然是更上一层楼。

  大乘、小乘皆是佛法,或许经文感悟有难易之分,但其本身不该有上下之别。

  “请。”

  接引佛祖一伸手,示意三藏先说。

  而后,便听三藏开口说道:“世间只一佛也,是故,佛非佛,佛祖非佛陀。”

  此言一出,大雄宝殿之中的佛众与菩萨,齐齐变了脸色。

  但很快,众僧便也就平息了下来,毕竟这本来就是一个小乘与大乘最根本的区分方式。不仅仅是佛只有一位,在小乘教法之中,连菩萨果位都没有,最高便是证得阿罗汉与辟支佛。

  毕竟小乘佛教专修解脱道,此乃厌离人天的生死道,修行证果后,不愿回来再度众生,只求自了生死,永入涅槃

  而大乘修菩萨道,一般来说是自度、度人并重,但实践中根据个人秉性不同,自然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