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六章 不速之客(二更)_执宰大明朱元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锡在《倒马关诗并序》里:“关有两山对峙,其路极险,相传杨六郎到此马踣,故名。”

  杨延昭是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宋真宗时为保州(今河北保定)缘边都巡检使,后因与辽兵作战有功升为保州防御使,在边防镇守0余年,辽兵甚为畏惧,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学士到倒马关凭吊六郎碑,称颂吟怀杨六郎威镇边关的不朽业绩。

  与紫荆关和居庸关相比,倒马关是进入北直隶最难走的一条通道,山路险峻不利蒙古骑兵通行,再加上倒马关易守难攻,又有十八盘岭这样的险地,故而朝廷历来对倒马关都非常放心。

  宣德帝北征失利后,朝廷为了安全起见将倒马关的一万守军增兵至三万,派遣宣平伯童毅前去坐镇,足以确保倒马关固若金汤。

  童毅在靖难的时候是周征的副将,与周征关系密切,虽然他攻城拔寨的能力欠缺,但却是一个守城的好手,又深得周征的信赖,故而被周征派去了倒马关。

  “总兵大人,张副总兵求见。”这天上午,童毅正在办公的公房里翻阅万全都司的最新战报时,一名卫兵走进来沉声禀报。

  卫兵口中的张副总兵指的是倒马关原守将张韬,随着童毅的到来张韬成为了倒马关的副总兵。

  “请。”童毅闻言放下了手里的战报,抬头望向了门口处,想知道张韬的来意。

  “参见总兵大人。”很快,一名身材粗壮的中年将领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名随从,向童毅拱手行礼。

  “张将军,是否有敌军的最新军情?”童毅微微颔首,不动声色地问道。

  “总兵大人,卑职此次来是想给总兵大人引见一个老熟人。”张韬没有回答童毅的问题,而是侧身指向了身后跟着的一名随从,沉声道。

  “哦?”童毅闻言感到有些惊讶,不由得顺着张韬的手势望了过去,想要知道他口中的老熟人是何许人。

  “六年不见,童兄风采依旧!”那名随从原本低着头躬身侍立,闻言抬起头,冲着童毅微微一笑。

  “你……你不是死了?”当看清了来人的面容后,童毅禁不住大吃了一惊,噌地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脸惊愕地问道。

  “以前的弟确实是死了,现在弟是大元枢密院枢密副使,如果童兄肯投奔大元,那么阿鲁台太师绝对不会亏欠了童兄,至少也能坐上弟的这个位置。”

  那名随从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望着一脸诧异的童毅道,“如今大元已经兵临居庸关,辽东战场的胜利也指日可待,一旦大元辽东的兵马强攻山海关,京师可就危在旦夕,童兄还是早作打算的好。”

  “你投靠了北元?”童毅万万没有想到对方会出如此一番话来,禁不住怔在了那里,神情错愕地问道。

  “朱家父子不仅穷兵黩武使得大明百姓民不聊生,而且还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