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章 辅佐记_快穿之为了活命命每天求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表现得薄凉了一些。虽然说物质上没有缺乏什么,但是情感关怀这方面,几乎都是面子工程。虽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但自己嫡长子重病还有空临幸后宫,委实让人觉得难过。

  苏嫣也在猜测,这个小说里,这位帝皇和现在的萧皇后是不是才是真爱,而先皇后,则是领了女配的剧本呢?

  “是孤失言了,换一篇与孤讲解吧。”

  苏嫣思考了一下,光说这些对于这位太子来说,怕是不够用的。太子生得尊贵,多少人奉承他,却还在其中能够保持本性,有自己的主见,可见,他自己是极有主意的,这些故事固然能让他知道以史为鉴,但他不缺给他讲史书的人,她想要除了恩情之外,还能脱颖而出,必定要有自己的风格。那么,自己就说民生吧?

  “殿下,《晋书·惠帝纪》曾记,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殿下对此可有和看法?”

  太子看苏嫣没有继续按照书上的说,也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反倒是很认真的来询问自己的意见,知道这是对自己的考察了。苏嫣虽然只是东宫的长史,但因为她情况特殊,属于孤臣,因此皇帝放心她掌判诸门禁卫。又因为她有才学,加侍读学士,可以说,虽然只是七品官,苏嫣其实也算是位卑而权重。

  太子乃是国朝储君,就算当今逐渐不喜欢,但国朝根本不可动摇,因此,该有的配比一点也不少。专门教导太子的就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合称太子三师三少。这些大多是虚衔,但拿出来的哪一个人,要么是宗室,要么是权贵,要么是朝堂上有能力的尚书。

  可以说,要不是因为这次天花,苏嫣这个侍读学士想给太子讲学,那是轻易不可能的。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苏嫣点头。太子确实聪慧,一个人日常吃好喝好,根本没有接触过那些贫苦之事情,根本就不会觉得自己的奢侈是什么大事情,而是习以为常。就像是自己在现代,也有很多人根本没体会过粮食的匮乏,那么对于那些老人告诫不要浪费粮食就不以为意。

  “殿下答对其一,其二,便是世家的考量了。当时,世家不想有一位知民生的帝皇,因为世家财富皆在于圈地藏民,故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政出世家,则最为符合他们的利益。以富贵养之,蒙蔽之,久而久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那,现在呢?”

  “他们希望有一位仁德的帝皇。”

  “什么样的仁德?”

  “需要知道一些民生,体恤百姓而不会穷奢极欲;需要对下仁德,那么他们贪污受贿不会危及自己的家族和自个儿的命数。”

  “我朝为官者俸禄一向是优渥,怎么,贪污受贿还是如此严重吗?”

  太子知道,现下自己这位侍读学士和自己说的是真的,也是很犀利的。他的三师们,是不敢说的,他们服务的是自己的父皇,只有自己的属官,才是自己的心腹,自己将来的左膀右臂。

  他不介意这些属官们有自己的考量,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抱负寄托在他的身上。他讨厌的是蒙蔽他的,背叛他的,还有败事有余的。他不介意养着庸人,但他介意养着蠢人。他知道自己这位学士也有着属于他的野心,但也在很认真的教导他,他不需要不懂装懂,他需要从这些臣下身上学习,直到有一天,他主政,顺利施行自己的主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太子不是学习过《货殖列传》吗?”苏嫣笑着反问,然后想了下,决定还是举例一下比较好体会,“殿下身上衣物,从无浣洗,必定是新衣。但凡哪位帝皇服浣濯之衣,史书必赞其勤俭;再说时节佳令,呈上之物必是珍奇亦或是贵重,怎么能说俸禄多,便可以令行禁止呢?”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