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2章 枕筒听声辩军情_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蓝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侦察营必须快速到位,他在战争中比较仪仗情报,少了眼睛和耳朵不方便部署策略。

  蓝田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那些搬运工身上,“那就在城外原地休息等待,既然水道已经被陆逊关闭,到时候陆路运输粮草物资,这些降卒正好能派上用场。”

  “嗯,也算歪打正着,你看到那十几艘粮船,也是我发现不对及时追回,否则到了洞庭湖就资贼了。”徐庶点点头。

  高顺整肃完陷阵军过来请示,听到法正与徐庶在谈论蓝霁,听到这孩子用俘虏练兵的事迹,他尴尬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在岸边休整的时候,蓝田与徐庶、法正谈论军情,得知陆逊虽然占据洞庭,却并没让水军战船继续南下,只派出十几艘船在湘水中巡逻,大有打持久战的架势。

  两个时辰后,一名负责警戒陷阵兵跑到高顺身边,他怀里还抱着牛皮制的箭筒。

  士兵抱拳禀告:“将军,褚校尉的侦察营,离我们应该只有数里远。”

  高顺摆了摆手,吩咐道:“传令各营准备出发。”

  “唯。”

  “高将军,我没看到你派出斥候,为何如此笃定骑兵将至?”法正大感疑惑。

  高顺见蓝田没阻止,便解释道:“军师注意到刚才的牛皮箭筒没?枕在旷野上睡觉能听到几里外的马蹄声,战马越多声音越清晰。”

  法正见高顺说得一本正经,随即开始揣摩其中的原理,感觉这种方法有一定可信度,随即便赞许:“高将军真将才也,难怪主公对你赞不绝口。”

  高顺摇头解释,“我才想不到这等妙招,箭筒听声其实是先生教的。”

  蓝田微微一笑没有推脱,这方法他是在《梦溪笔谈》上看来的,经过高顺验证果然有用,于是陷阵军休息时,总有几个人躺在地上警戒。

  法正对蓝田的佩服又加深了几分,心说此人能文能武真乃全才也。

  片刻过后,南边旷野上尘土飞扬,奔腾的骑兵已经肉眼可见。

  奔跑的战马越来越近,蓝田远远看见张飞策马最前方,他看见蓝田等人扬起马鞭欢呼。

  张飞下马发现徐庶在,他与蓝田打完招呼,张开双手向徐庶扑过去,那是他传统的熊抱。

  “路上莫非有阻碍?这次骑兵来得可不快。”蓝田撇开张飞,对着庞德和褚青询问。

  褚青有些惭愧地低下头,庞德表现得有些遮遮掩掩:“呃其实还好”

  “子玉,你别怪他们,都是俺老张延误了军机。”张飞笑呵呵走了过来。

  骑兵部队刚跨过洭浦关不久,侦察营前方探马就发现有山匪劫道,哨探拖住山匪等来后方援军,直接端了这个剪径的据点,并在活口那里审问出匪徒的身份,竟然就是习珍口中作乱浈阳的王金所部。

  这时候军队中有了不同意见,褚青、庞德想尽快去临湘汇合,张飞则想趁机端了这伙人,他总觉得是自己当年剿匪的余孽。

  张飞在将领中官职最高,庞德又曾经是其下属,所以既没拒绝也不敢同意。

  褚青的五百侦察兵不听外人号令,但一路同行有陷阵军的副统帅徐双,他的任务是在桂阳集合三地预备兵,到时候由他率领去前线汇合。

  因为徐双性格比高顺豁达开明,考虑到匪徒王金的情况已被掌握,只需半日时间就能平定,于是他做主让侦察营配合,与庞德的骑兵部队先剿匪再去汇合。

  在侦察营强悍的单兵能力加持下,匪徒等到山寨被围了才后知后觉,两千山贼绝大部分当场伏诛,少数投降贼寇被押送到了浈阳县,匪首王金逃跑时被张飞生擒,整个骑兵部队在浈阳耽搁了接近一天。

  蓝田了解完详情没有责怪,虽然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有独特想法、懂得变通的军官,蓝田觉得更有培养价值,只是没想到贼寇王金这么弱,比起那龙川的越人相去甚远。

  步骑兵汇合之后,蓝田命令褚青的侦察营立刻分批出动,从陆路往巴陵方向去哨探,高顺带着陷阵军也要立即开拔。

  徐庶本来建议蓝田依旧走水路,这样可以更快速地到达洞庭湖战场,但蓝田却有自己的想法。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