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8 赤鯶公_大唐风流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点点颜面,那就随他高兴去吧。

  想通这点,老村正也就点点头,笑着同意了。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少年郎使小性子罢了。反倒让老头觉得李忘忧虽然聪慧,不过到底还是少年郎心性。

  不仅老村正这样想,包括李衡、牛家兄弟、仇昆,甚至那些帮忙插秧种地的庄户们都是这样想的。

  权当逗小郎君开心高兴,几名庄户汉子嘻嘻哈哈将秧苗抛向那两亩稻田。

  两亩稻田的秧苗,用抛秧法插完,旁边传统方法插秧的稻田不过才插了一亩地不到。

  李忘忧暗自摇头,这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拔秧、插秧,果然费时费力。

  算了,且等秋收时候再看吧。

  稻田开始插秧,李忘忧就开始琢磨在稻田里面养鱼的事情了。

  华夏自古便有吃鱼的习惯。

  所谓鲜字,便是一半鱼一半羊,谓之为鲜。

  但因为捕捞技术的限制,古代吃鱼可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二十四孝》里面甚至还有卧冰求鲤这样的故事,可见吃鱼并不容易。

  《孟子·告子上》的“鱼和熊掌”的典故,便可知当时鱼在华夏古人生活的地位有多么高,与熊掌齐平。

  而且唐人酷爱吃鱼,尤其喜欢生吃鱼片。

  后世日本的生鱼片,其实就是从大唐学去的,“脍”就是指生鱼片的做法。

  大规模人工养殖鱼,是唐宋以后开始的。

  到了宋代,四大家鱼的养殖才形成了规模与体系,当时将人工养鱼称为“种鱼术”。

  不过李忘忧想要“种鱼”,却是很麻烦,因为大唐没有鱼苗出售……

  对此,李忘忧也只能高价向江上打渔的渔民收购各种捕捞上来的小鱼,以及怀卵的鱼放入稻田。

  他不挑鱼的品种,渔民捕捞到什么鱼,他便要什么,鲶鱼、花鲢、白鲢、鲫鱼、鲤鱼、鳝鱼都可。

  李忘忧收鱼的时候,老村正他们才搞明白,之前稻田里面挖掘那么多沟渠是做什么。

  “小郎,你这是想在稻田里种鱼?”

  “不错,便是如此。”

  老村正一个劲摇头:“这稻田如何能种鱼?这不怕鱼把稻苗给吃了吗?”

  “不会的,老村正,你放心吧,这稻田里种鱼,还能提高产量。”李忘忧胸有成竹的回答道。

  大唐民间此时尚不流行人工养鱼,老村正对-->>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