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疫鬼吞日_大唐风流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是被烧成了灰,到了下面恐怕更得受罪吧?”

  “可不是吗?咱们又不是沙门里面那些高僧,死后能被接引去西方极乐。这尸首若是被烧了,将来祖宗连个香火供奉都收不到了。”

  “要我说,什么疫鬼吞日,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县衙那些衙役书吏,此时也同样聚在了县衙之中,对此事互相交头接耳谈论着。

  但不管怎么样,禁军在城内喊的嗓子都快破了,却也几乎没人相信。

  禁军们在城内这两日宣扬的,自然是李忘忧教给苏长卿的话。

  他当时满脑子都是如何忽悠城内百姓,却被天上的阳光刺痛了眼睛。

  以手遮阴时,李忘忧的脑海里冷不丁的蹦出一段话来。

  “四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这是《资治通鉴》之中记载,关于贞观四年大唐发生日食一事。

  甲子朔便是四月一号,后世的愚人节。

  李忘忧问清纨绔们,当日是贞观四年三月二十七号后,立即想到了利用日食,装神弄鬼,忽悠城内上万百姓。

  日食,在后世即便是小学生,也能说清楚其原理。

  但在华夏,自古便是不祥之兆。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将日食称为天狗食日,“日”代表天帝,皇帝是天之子。如果出现日食,就是妖孽侵犯皇帝统治的凶兆。

  日食不仅是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

  其实不仅华夏如此,在天文学尚未完善的时代,世界各国对于日食的态度,都大抵相差不大。

  所以,当日食发生时,这些事情便会被郑重其事的记载在史书之中。

  李忘忧回忆起史书记载,贞观四年四月一号要发生日食,便立刻想到凭借这次日食,来解决城内尸体火化的困难。

  既然百姓愚昧,一味宣传却也未必有效,而且时不我待,这种时候,利用日食捏造出一个“疫鬼吞日”的说法来吓唬吓唬他们,就是最有效的办法了。

  李忘忧不仅打算吓唬鄢陵县百姓,他还立即写了奏章,让快马送去郑州,呈给一直驻留在郑州行在,观望许州疫情的李二知晓。

  他同样在奏章之中,将三日后将要发生日食一事,归结到“疫鬼吞日”一事上。

  李忘忧给李二写这封奏章,自然是为了给自己预先铺垫,免得将来朝堂之上,那些闲得蛋疼的御史又拿自己焚毁尸体一事来弹劾他。

  同时,李忘忧这也是在给李二解围。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