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5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_大唐风流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疆域,并没有得到有力的开发与利用。

  尤其是西域,更是鞭长莫及。

  华夏自古打仗,其实打的便是后勤。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后方运送粮草到前线,动辄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其困难可想而知。

  李忘忧记得自己在穿越之前,看过一个国银联的广告,《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虽然只是一则广告,却看得无数人为之落泪,李忘忧当时也是同样为之感动不已。

  广告背景便是安史之乱后,驻守于安西都护府的大唐将士,与长安隔绝。

  历史上,公元790年,安西北庭都护府遭吐蕃攻袭,大都护李元忠竭力死战,没于阵,都护府七千唐军全部战死……

  自此,西域只剩下安西都护府。

  一次次派出信使,一次次杳无音讯。

  公元808年,安西四镇最后一处根据地,龟兹西洲城。

  城外,是满天黄沙,和望不到尽头的胡骑……

  这则《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的广告,讲述的便是为了给驻守西洲城的唐军送去军资,无数人为之牺牲的故事。

  也可见对于唐军而言,后勤补给是何等重要。

  广告最后的那一曲“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何等苍凉的落日悲歌……

  李忘忧之所以会提出在敦煌郡开设贸易心,提出设立运输兵,便是隐隐期盼,历史上那孤军无援的一幕,永远,永远……不要在大唐的土地上发生。

  听完李忘忧的分析,李二与房玄龄、杜如晦几人对视一眼,全都赞许点头。

  “子忧此法,却值得好好商议一番。陛下,子忧所言的运输兵,若平时帮商贾转运货物,战时又能迅速输送兵马与辎重,倒确实不为是步妙棋。”房玄龄颔首赞道。

  杜如晦与戴胄二人,也皆是点头,表示认可。不过具体如何操作,却是需要召集群臣,好好商议一番。

  李忘忧这种懒人,才不会去参合这种具体事务,他就是只管点火,具体这火怎么烧,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总之,只要那敦煌郡的交易心与这运输兵建立起来,对大唐有百利而无一害就是了。

  当然,他李忘忧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至少他家那些产业出售的货物,运去敦煌郡售卖,也能增加几倍的利润,这可不是小钱。

  当然这件事情,却也急不来。

  至少朝堂诸公还得详细讨论,拿出具体方案方能实施-->>。

  李忘忧见没自己的事情,便先行向李二告辞出宫。

  他又去皇城之的尚药局看望了白莫苾,见其情况不错,心情也就舒畅了不少。

  好言宽慰了白莫苾几句,李忘忧才出了皇城,准备回府。

  在宫耽误了不少时间,此时日头已经偏西,李忘忧便也懒得赶回定周村去了,打算在开化坊府邸住上一晚,明日再回户县。

  他开化坊的宅子,隔壁便是荐福寺。

  这荐福寺也是长安城的大寺,有僧人二百余人,每日香火不断。

  李忘忧自然不信什么神佛,虽然自己莫名其妙穿越来了大唐,但他却依旧不认为这是什么神佛的原因。

  在他与美女上司的猜测之,更愿意相信什么时空隧道之类,而不是神佛。

  故而虽然他的宅子就在荐福寺旁,李忘忧却从未进过这座名满长安的大寺。

  今日回府,李忘忧骑在马背上,缓缓经过荐福寺门前时,眼角余光无意瞥见一个身影,却不由楞住了……

  《大唐风流小地主》无错章节将持续在38看书网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8看书网!

  喜欢大唐风流小地主请大家收藏:大唐风流小地主38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