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2 标点符号_大唐风流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忧要出书,能让阎立本在其留名,那也是无比巨大的诱惑力,怎能不让马周羡慕不已。

  唯一遗憾的是,李忘忧写的居然是一本小说。

  这在马周与阎立本二人看来,都觉得自己的小师长,有些不务正业。

  小说在大唐,并不被时人所看重,视为难登大雅之堂。

  别说是在大唐,即便是明清两代,那些写小说的作者,为了顾及自己的名誉,都是用笔名来出书的。

  但李忘忧却是不怕被人诋毁,反正他才年方十,即便孟浪一些也是应该的。与《三国演义》这书会带来的影响力相比,那点争议就不算什么了。

  阎立本也不多说,立即让李衡给他送来笔墨,自己跑去一旁,一边翻看书稿,一边开始构思插图应该如何绘制。

  马周却有些迟疑的问道:“师长,你这书似乎有些错误,与史书不符啊。史书并未记载刘备三人有结拜为兄弟,只提到了他们情若兄弟。而公孙瓒也并未参加讨董联盟,刘备三人应该没有参战,何来的三英战吕布一说?”

  李忘忧听他说完,不由哈哈大笑。

  “宾王,我写的这是小说,是演义,并非正史。这叫艺术的夸张,呃,有些部分是我自己虚构杜撰出来的,无需当真。”

  对这解释,马周也只能点点头,表示接受。

  不过他又再次拿起一张李忘忧抄的书稿,询问道:“师长,你这书稿上,这些圆圈都是何意?”

  李忘忧抬眼看去,马周指的,正是书里的标点符号。

  他抄书的时候,虽然是按照唐人的习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抄写,也将简体字变成了繁体字。

  但这标点符号,他却也一并习惯性的,给抄写了上去。

  大唐自然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只有一种名为“句读”的符号,表示语意完整的一段为句。

  明朝才出现了人名号与地名号,这些都是早期的标点符号。

  而李忘忧写在书稿上的,却是后世的标准标点符号,马周自然是看不懂了。

  李忘忧一琢磨,反正抄袭也抄袭惯了,这标点符号也就继续给抄了吧。

  他也不急于回答马周的疑问,而是抬手在纸上写下了一段话: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宾王,你看看这话是何意思?”

  “是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马周读了出来。

  李忘忧笑着摇摇头,再次提笔,在句子加上了标点符-->>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