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46):舍勒是谁!?(二合一)_旧日音乐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三位名歌手学生也很好奇是哪首,因为这样的作品以后肯定会成为自己的保留曲目,比如刚刚那首“菩提树的芳香”。

  不过吕克特现在的语气,已经恢复了平日一位年迈之人该有的沉稳凝持,他又补充了一句:

  “我已说过这批参赛者只唱一首,所以,是否还唱第二首全凭你个人意愿,这不会影响我的票选判断。”

  “很乐意的。”安再度浅浅一笑,清脆地报出下一曲名:

  “《如果你爱美人》。”

  老师他怎么可以这么棒!夜莺小姐现在开心极了,大家很认可自己的歌声只是一方面,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她觉得自己享受的状态已经起来了,单纯发自内心地想再唱一首。

  她那天询问过范宁,对方表示没有指定演唱顺序,所以五首歌曲是自己凭感觉定的。此时此刻她觉得自己的安排很有叙事性,很有递进性,先润物无声,再“后声夺人”,最后走向总结升华,而第二首《如果你爱美人》……在她的理解中,诗歌意蕴明显属于“夺人”的那一类。

  听到了自己的又一诗篇,吕克特大师神色复杂地连续微微点头。

  这首作品创作时间稍晚,同样是他在青年时代为恋人所写的情诗,一首结构古典工整,但修辞技法奇特而瑰丽的复律诗。

  他太想知道那位创作者会如何去呈现了。

  钢琴以一个朴实的音阶下行,引出了温柔而亲切的四部和声。

  “‘支声复调’的写法?还真是每首的伴奏都不落于俗套啊。”这些评委的耳力何其敏锐,一开篇就意识到了这个创作手法绝不简单。

  它的对位独立性比传统的伴奏要强,但又弱于对比或模仿性的复调:通常是多个层次围绕一条主旋律进行,时而分开,时而聚合,互相衬托,从而形成一种将人声包含于绵密织体的声响效果。

  听起来特点很美好,但须当注意的是,如果不是和声和旋律写作的境界皆已炉火纯青,这样的手法极其容易让人声与伴奏主次不分!可是现在——

  夜莺小姐再次提气开口,这一次她不再矜持浅唱,而是眼眸明亮,张开双臂,以热忱的姿态放声高歌:

  “如果你爱美人,就请别爱我!…..”

  旋律一出,尚未完整,众人便领会到了其中的神妙之处,钢琴温柔地拥抱着歌声,而歌声以浓浓爱意作答,两者缠绵依偎,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到底是谁写的?”包括库慈小姐在内的三位名歌手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只有刚刚那惊艳的一首,大家的反应是惊叹谁能捕获到如此的灵光,可是第二首水平同样极高……

  难不成还有人能够将《吕克特诗集》稳定发挥两次?这多少让人有些难以理解了!

  “如果你爱美人,就请别爱我!

  去爱太阳,那披着金发的太阳。”

  诗歌中的“L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