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44):夜莺小姐很烦(二合一)_旧日音乐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唤醒之诗》,一首用于实现“唤醒之咏”的单乐章交响诗。

  但不仅于此。

  在之后,它同样是范宁探讨和隐喻辉塔上下层结构、穿越“灯影之门”的自创密钥的基底——《d小调第三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露娜仍旧端端正正地坐在启明教堂的礼台下方。

  “老师好像又是在作曲,但就跟那些教会的‘花触之人’一样,用的是很神秘主义的方法,他之前说‘至少来个主教再说话’可能是真的!”

  “看不懂,但很厉害就对了!”

  她好奇地看着祭坛中电芒迸射、纸页纷飞,看着范宁长发飞散、衬衫飘舞,指尖接二连三划破空中的雾气与流光。

  “‘巨人’一作虽描绘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音流画卷,但回头反思终究浮于表面,安东老师在末乐章想表达的那种内核也没有完美地升华出来……”

  “所幸经过‘巨人’与‘复活’的创作积淀,现今我的技法、我的经历、以及对居屋高处的理解都更加趋于成熟,我将在这部交响曲中重新定义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先是世界表象,再到世界意志,最终让整个天地为之奏唱发声!”

  南国十多日旅程中的见闻与思考,此刻在范宁入梦中,全部化作无穷无尽的灵感火花攒射而出。

  “第一乐章《唤醒之诗》的表象是‘好山好水’,是一首自然颂歌,是一曲‘夏天进行曲’,对音乐感知浮于表面的人都会这么认为。但其实本质是暴力与田园诗的对立,命题‘爱是一個疑问’将被明确提出,当这首有待上升的、象征粗暴原始状态的爱之交响诗被奏响,谅必能引发‘芳卉诗人’的回应。”

  “先是主题。”一道酝酿已久的旋律在范宁的内心听觉中响起。

  眼前的一张终末之皮浮现出淡淡音符印痕,这条旋律以四度上行作为每个乐节发展的动机,节奏沉重均匀,音程结构庄严朴素。

  是一条南大陆民间常见的哀乐,范宁曾多次听起,每当商队中有鲜活的生命被埋入泥土开始腐烂时,同行的旅者们就会唱起它,以作为简短的葬礼仪式祷文。

  但在范宁的注视和凌空虚划下,这些音符先是移调至d小调上,彼此间音高关系产生了细微的挪动,均匀的节奏型也被做了长短不一的二次分配,并且,绝大部分音符都被标上了“>”的强奏标记。

  赫然变形为了进行曲般的律动。

  其民间小调哀乐素材的原型,又使其带着稍稍悲壮和惨淡的音乐性格。

  进行曲般的哀乐,哀乐般的进行曲,对立,从这里就已经开始了。

  当它们第二遍在范宁的内心听觉中响起时,变成了由圆号吹响的声音。

  唤醒沉睡的“芳卉诗人”的哀乐,夏天的起床号。

  “南国盛夏的爱是热烈而直率的,处于原始和粗暴状态的疑问也不需要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