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六章 汤山夜话_特工传奇之重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朋友或者师生”将军言语间十分诚恳,没有因为军衔和年龄的差距而对两人有所轻慢。

  “不,将军于国家民族有大功,非是我等后辈能够企及……”马晓光仍谦虚道。

  “呵呵,英雄不问出处,你们处长戴雨农就是一个英雄,我看两位也是干才啊。”将军笑道。

  “谢将军谬赞。”两人相视一笑,致谢道。

  大家接着叙话。

  马晓光和吴秋怡对将军的学问自是钦佩,但马晓光来自后世,对将军的著作虽未熟读,但开国领袖的大作《论持久战》却是拜读过的,谈到关于中日形势的话题时,老着面皮直接引用了一小段,当然某些论断和文辞也作了修饰,要不直接说出来怕是会引起不小波澜。

  “在下认为,中日必有一战,然国力悬殊,且日寇图谋我中华久已,故开端开启,我国将先行退却,然……我方策略当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且敌后斗争将为重要作战手段之一……故此,予冒昧断言,中日之战势必旷日持久,且战事颇为艰难,虽牺牲巨大,但胜利则一定属于我中华儿女。”马晓光断言道。

  这一番论述,则让将军和吴秋怡大为吃惊,将军原以为这马副组长一介特工,虽然也许身手了得,精明强干,对这等上升到军国大事层面的事情不会有如此深刻认识,却未曾想马副组长甲乙丙丁娓娓道来,虽言辞间偶尔有些难以琢磨的新词,但却晓畅通达,深入浅出的论述了自己的许多关于中日战争和国防策略的理论,当下引为知己,更是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

  当然将军不曾知道的是,这是马副组长后世搞销售工作基本技能之一——建立同理心,但凡拜访客户或上位者,必谈论对方感兴趣之话题或理论,这样才能有共鸣,免得到时鸡同鸭讲,双方皆感无趣。

  吴秋怡虽然对马长官自出院以来的种种惊人之举见惯不惊,但亦是对他的一番深厚理论钦佩不已,不过她风度很好,没有像一些小迷妹一样只顾看着欧尼酱发花痴,作为民国女子应有的美德和一名下属的觉悟,她认真地为一真一假两位军事理论家做着后勤服务,斟茶倒水,忙前忙后,让人觉得好生安适,令将军都不住点头称善。

  马副组长心想,这伟人就是伟人,我就小小地抄了这么一小段就让将军和美女引为高人,看来我党的成功那果然是必须的,历史的规律的确有他的必然性,——唔,更重要的是,看来以后还是要低调。

  “老朽与两位一见如故,以后不妨以朋友相称如何?”将军出乎意料地开启了另一个话题。

  “以朋友相称就不要叫职务或者军衔了,马组长和吴中尉可有表字?”将军问道。

  吴秋怡爽朗答道:“读书时先生赐有表字:云舒。”

  “卑职书读得少,出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