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2章 三个苏械师的装备 求订阅_亮剑之浴血抗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称心如意,原先独立支队一直在苟着,现在只能被逼着大展手脚了。

  “既然如此,那就调整一下战略部署,防御重心在东部,发展重心调整到西南及南部!”周维汉下定决心说道。

  “哎,向南可以,但是林县可是有国军的杂牌部队在,你可要记好了,轻易不要惹起事端来!”副总参谋长提醒道。

  “我明白,相关事宜我会叮嘱好的!”周维汉点了点头。

  “既然事情敲定了,我再给你们吐露一件事,之前双方合谈之时,蒋提出八路军要在敌后对中条山进行针对性支援,同时要我方派遣一支主力部队进入中条山区域抗击日军,目前我方正在与国民政府协商此事!”老总对着周维汉几人说道。

  “同蒲铁路南段的决死一纵队,岳南的386旅,以及你太南的独立支队都有可能前往,不过我个人还是倾向于派你独立支队去,毕竟你在那边是有关系的嘛,他们也不敢随便下黑手!”老总笑了笑。

  “协商?咱们总不能平白无故的就派一支部队去吧,得开些条件!”周维汉说道。

  “你看,他倒是一个做生意的好手,是这样的,咱们八路军到达陕北之后,北边的老大哥一直通过新江及蓝州的办事处秘密接收、转运武器装备,不过39年的时候,国民政府彻底切断该秘密运输路线。”

  “协商的内容之一就是恢复此路线,同时我方已经在绥远秘密开辟了一条新的运输路线,届时两条路线进行运输!”

  “老大哥承诺会支援三个苏械师的武器装备!”说到这,一向不苟言笑的老总的脸上也带上笑意。

  “三个苏械师?如果真有这一批装备,那可是太好了!”周维汉激动的说道。

  苏援一直是中国抗战的有利支撑,国内一直流传,八路军小米加步枪,打跑小日本。

  较真来说,不是很准确,以国军精良装备苏械为例,至1945年抗战胜利,几乎损失殆尽。

  而八路军在老大哥支持下,秘密获得大量苏械,抗战胜利前已超过国军。

  1938年5月,德国政府在日本政府的压力下;正式下达了禁止对中国输送战争物资的命令。7月5日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的最后27人起程回国,正式结束了中德军事合作。

  而此时,国军德械部队经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基本打光,而仅凭自产武器的部队根本无法与日军对战,且数量严重无法自给自足,中正式步枪年均产量4万支。

  为避免无武器可用的险境,国民政府有预见性的与苏方于1937年8月21日签定《互不侵犯条约》。

  苏方同意在援助飞机(包括飞行员)、坦克、火炮等重武器之外,再以苏械武装起20个中国师。而中方以锡、铅、锑、镍、铜等金属原料,以及茶叶、生丝、羊毛、牛羊皮等来抵偿债务(沿用中德军事合作方式),这在当时,是中国唯一获得的外援。

  整个抗战期间,十几个苏械师装备流入八路军,甚至新四军。

  而国民政府向苏方购买的,最后也只有18个苏械师装备,在1945年抗战胜利前,有近四分之三装备消耗,剩余不足五个师。

  以虎贲王牌军第74军为例,雪峰山会战后苏械装备不足三分之一;以日械为主,核心火力是美式榴弹炮营。

  抗战胜利后,苏方又通过XJ,东北,旅顺向中共军队运送5-10个苏械师武器装备及物资,此时八路军苏械装备已超过国军,显然国军苏械装备是越打越少,而且八路军苏械装备却越打越多。

  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