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极简版通信网建成_雇我吧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通,杜之秩,他们竟然是他们的兵?”

  “哎呀呀,我、我居然与这样的叛贼之兵,一起厮混了这么久,还一路跟他们有说有笑!”

  郑成功年轻气盛,此时的他完全没有多年后驱逐琉球荷兰军时的城府和谋略,似乎完全看不惯昌明礼这种酸文人做派,突然忍不住出言讥讽道:

  “敢问先生,流落山中之前是在哪座县城高就,县城陷落后,先生又是怎么出来的?”

  昌明礼看了郑成功一眼,忽然哼了一声,将头扭到了一边。

  一旁的彭、赵二人,同为丘八一气连枝,不由得就是同仇敌忾地咧嘴笑了起来。

  这时,李拾柴从河岸边走了回来,一脸轻松道:

  “将军,新兵连果然已经遵照将军指令,全部悉数赶到了两岸指定位置,三人一组,完成了人工讯息相互间的传输。”

  “方才我打过去时,他们已经在昨日就展开了多次相互通联,无论是即时呼叫,还是接听,目前已经上手,全都没有任何问题了!”

  原来,早在出发前,孟远就将新兵连作为尖兵,赋予了他们两项任务:

  其一,对大河两岸这二十里峡谷,实施实地踏勘、选址和清除。除了为后续跟上来的新兵营跟进、驻守打好前站外,还要武力清除沿途包括野兽、山匪等一切可能的危险因素。

  其二,就是实验性地尝试建立,一种基于全人工的通讯网络构想——

  即,在当前甚至未来都不可能有后世那种天基数据链支持下的通信网络之下,利用现在能够掌握,并且现实存货充足的对讲机,在一定区域内,以人作为通信基站中的每一个信息节点,进行人为的全人工的信息传递。

  简单地说,就比如在这条大河上游天然的峡谷河段,在二十里长的这段距离之间,完成全部基建和驻防任务后,孟远就可以指定一个人数若干的专门队伍,三人一组,每组两名士兵,一个通信员,由通信员手持一部对讲机,两名士兵提供保护和驻守,形成一个通讯节点。

  然后,以这个通讯节点进行串联,一路延伸下去,形成无数个通讯节点。

  当这些通讯节点全部到位后,在这个区域内,一个不依靠任何电力,电台和卫星的极简版通信网,就算搭建完成。

  而这个极简版通信网,在没有任何现代通信技术支持下的时代,是孟远绞尽脑汁后,能够想到的唯一可行并能实现的超越了这个时代,诸如飞鸽传书,烽烟示警以及所谓八百里快马急报的王之联络手段。

  当然了,这个极简版或者说大明版通信网,最终靠的还是来自于后世先进技术——对讲机的决定性支撑。

  好在,这个时代,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力。

  而李拾柴刚才出去实验性地问询,然后回来报告的,就是这件大事。

  不过,高兴之余,他还需要核实一下间距这个大问题。

  “走,再往前走走,我来亲自问问他们目前的间隔!”

  所谓间隔,当然就是三人一组的这个“人工通信节点”,他们之间的距离,极限状态效果如何,最佳状态效果又如何,就相当于电子信息的传输距离。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