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水火兼容_新中华春秋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法韬略,而不是刀剑上的功夫吧”。

  沈仲玉听主公赞扬自己的师门,非常感激的回道:“谢主公夸奖,臣幼时顽皮,祖父唯恐臣不成气候,便将臣从父母身边带走,送到河北高阳正赋闲在家的先师文正孙公承宗处,恩师授业六载,直到七年前臣十八岁才离开先师回到家乡。不想,竟成永别。崇祯十一年,鞑子深入内地,围攻高阳。吾师以七十六岁高龄率全城军民与之血战,子孙一十九人皆力敌而死,终因寡不敌众,城破被俘,恩师最后因拒不投降,竟被活活勒死。”

  说到此处,沈仲玉感到热血沸腾,肝胆欲裂,恩师白发苍苍、谆谆教导的样子又在眼前浮现,一日为师,一生为父,更别说六载恩情,一把把拉扯大的授业恩师。每到夜深人静之时,沈仲玉想到此处,都会痛哭流涕,此时又跟主公提起,想起这些年不仅未报恩师养育之恩,还沉迷于**之间,真是说不出的悔恨。以前,沈仲玉也不是没有想过,但因报国无门,他又生性洒脱,混迹江湖却也逍遥自在。要知他虽说是名门望族的少主,可正因如此,让他听命于一个他不能认同的上司,就更无可能。但现在又是不同,遇到了能够生死以命的主公,他的雄心壮志又重新焕发,好男儿当万里觅封疆,岂可因儿女私情而苟且一生。

  一念至此,沈仲玉心中感到胸中豁然开朗,胸怀似能气吞天下,与谢希真之间的感情纠葛也突然变得渺小起来,便继续说道:“国仇家恨,臣每思此处,真恨不能生剥虏皮,渴饮鞑血。只要主公一生令下,臣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付明点点头,叹道:“吾朱家亏负天下英雄太多啦”。原来这位以兵部尚书衔督师蓟辽的孙承宗是位不世出的战略家,在天启年魏忠贤乱政期间还取得了数次对满清的重大胜利,并和候方域的父亲候询一起提拔了袁崇焕。如果说是袁崇焕锻造了“关宁铁骑”,那么孙承宗便是这个传奇之师的缔造者。更难能可贵的是,据薛云飞所述,孙承宗遗有兵书战法,按付明的理解,正是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步、骑、炮等诸兵种协同作战的基本战术。那么,他唯一的衣钵传人沈仲玉至少应该知道这些理论吧,学而致于用,这正是付明对沈仲玉的期望。而他信任的另一位心腹大将薛云飞,却远没有沈仲玉那般年轻,他之所以能够告诉付明许多沈仲玉的事情,是因为他更熟悉孙承宗。薛云飞早在十六岁便投军报国,并因武功卓越而有幸在袁崇焕帐下做中军听令,当兵的第二年正月,便参加了由袁崇焕指挥的宁、锦大捷,此后追随袁师活跃在辽沈大地上,曾伴督师单骑入岛斩杀皮岛毛文龙,更以二十岁的弱冠之年便担任辽东名将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