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风云涌动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缩的余地,自然的不管是集体化还是公社化都搞不成。

  不过不同的是,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一开始就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大部分农民都反对参加集体农庄,为此甚至直接破坏农具、屠杀牲畜和销毁存粮做对抗。而天朝最开始搞合作组和初级合作社其实还是成功的。

  为什么苏联搞集体化阻力这么大呢?那还得从内战说起,内战中不是搞了战时吗?不是搞了余粮征集制度吗?其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是空前的,后来实在搞不下去了。列宁才用新经济政策救场,放松了勒紧在农民脖子上的绳子。

  后来评价新经济政策时。大部分书籍都直说这个政策多么多么好,解决了多少问题。但是为什么这个政策最后取缔了?如果这个政策真的那么好,干嘛不一直用下去呢?

  大部分人都说这是斯大林违背了列宁的主张,背离了列宁的路线。为了追求高速工业化而干了坏事。这个答案准确吗?废除新经济政策确实有快速工业化的原因在内,也确实是主要原因,但间接的原因是新经济政策当时其实搞不下去了。

  为什么会搞不下去呢?原因很简单,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就是允许商品自由的流通和交易,说白了就是低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本身来进行调控的,国家的主导性降低。

  而苏联农业当时是个什么状况?农民们被之前的余粮征集制度和饥荒吓得够呛,生产出的粮食大部分都储藏起来,也就是说大部分粮食并没有变成商品在市场上流通。

  市场上没有粮食,不管是工人还是小手工业者的劳动就换不来吃饱肚子。哪怕是苏联以国家意志三令五声的让农民出售粮食。可是吓破了胆的农民是打死都不听。商品流通不起来,这么一来还搞个毛的市场经济,大家总不能不吃饭吧?

  有感于农民的小农意识作怪。也有感于俄国的落后,更担心未来帝国主义新一轮的干涉,不管是托洛茨基还是斯大林能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农业集体化和快速工业化。

  通过农业集体化打破小农经济的束缚,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让国家管住了不合作的农民。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为工业化换取外汇,怎么看这都是一举数得的好事。为嘛不干?

  不得不说战时这个玩意儿真心是一柄双刃剑,确实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帮助布尔什维克打开了局面,但与此同时,这笔账未来也是必须要还的,只不过还这笔账的代价实在太高了。

  后来苏联解体,乌克兰人对这个农业集体化和大饥荒是一肚子意见,认为苏联政府是有意的种族屠杀,客观的说乌克兰确实很惨,但是类似纳粹那样的有目的有选择的种族屠杀就有些耸人听闻了。

  应该说当时很官僚的苏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