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3圣旨一下赴冀州三_三国之最风流无删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戏志才“咦”了声,说道:“袁本初?”荀贞把信递给他,说道:“这是孟德写来的信。志才、公达,你二人可知我为何能得到这个别部司马之位么?”戏志才接过信,说道:“是因为曹ao和袁绍?”荀贞点头说道:“可不是么?”顿了顿,又补充说道,“不止是因为他两人,也是因为何伯求啊。”

  何伯求,即何顒。曹ao在信里写得清楚:他回到洛阳,见到袁绍、何顒、许攸、伍琼等人,对他们说起荀贞。起初,袁绍并不在意,天下的名族士子太多了,如过河之鲫,荀贞虽在州郡里有些名望,但成名晚,与那些年少成名的士子们相比,他并不特别出众,袁绍作为汝南袁氏年轻一代里的代表人物,“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他本人又“倾心折节”,天下的士子、豪杰们“莫不争赴其庭,……,辎?柴毂,填接街陌”,在满堂俱豪杰,来往皆名士的背景下,一个小小的佐军司马自是难以入其眼中的,但却因为曹ao和何顒,他最终改变了看法,重视起了荀贞。

  曹ao不必说,他亲眼见到了荀贞的勇武、智谋并及麾下的一干谋士与猛士,深知其能,向袁绍大力推荐不足为奇。

  >荀贞既出身荀氏,朝受长者之教,夕与彧、攸为伴,必非凡人,孟德适才说,其妻是许县陈氏女,陈氏也是海内名门,陈寔名满天下,素善识人,能被他看中,今又得孟德之赞,可见此人虽显名稍晚,却定为杰出之士。”

  他因此劝说袁绍:“阉宦弄权,我辈受难,今虽因黄巾之乱,天子解党锢之禁,可宦者仍未失宠,君有天下人望,为海内豪杰所归,而今大事未成,岂可轻视杰出之士?当此之际,不但不应该自傲轻视,反而应该更广泛地援引结交天下英杰、以待时机。这个荀贞既为名族之后,又智勇善战,如能得为君用,必能成为君r后激浊扬清时的一个助力,应该大力地提携他。”

  曹ao和袁绍都是大官僚贵族家的子弟,且皆有游侠之风,兴趣相投,早就相识,彼此关系亲密。袁绍有五个奔走之友,即张邈、何顒、许攸、伍琼等人,何顒是其中之一,两人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得了曹ao和何顒两人的大力推举,荀贞得到了袁绍的重视。

  袁绍的生父是袁逢。袁逢兄弟四人,长兄袁平早卒,次兄袁成亦早卒,袁逢把袁绍过继给了袁成,以承其嗣。袁成死的时候,袁绍还是婴儿,因此得到了袁逢、袁隗兄弟的宠爱。袁逢兄弟四人里最杰出的可以说就是袁成,袁成字开,曾任左中郎将,壮健豪爽,急人之急,交游广阔,当时的贵戚权豪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皆与之结好,言无不从,故此京师当时为作谚曰:“事不谐,问开”。有袁成留下的人脉,又得到袁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