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8 军民两屯粮百万_三国之最风流无删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这片气象不太吻合的是,时见有三五成列的徐州兵卒,警惕地巡逻出没於降卒间。

  荀贞问道:“这批黄巾降卒被送到郯县,已有月余了吧?”

  荀彧答道:“是。”

  “没有出现什么情况吧?”

  “依照阿兄的指令,这些降卒一到,州府就给他们发粮、发衣,并无虐待,把他们徙到此处以后,亦非常详细地对他他们申明了我徐州军屯的政策,并且日常的管理尽管严格,但是口粮等物都足数发予。我从州府拣选了十余清直的府吏,配合军屯纲纪的属吏,每天皆巡行其中,凡有胆敢欺凌降卒的屯田司马、巡逻兵士,一概处以重罚。因是,降卒的情绪尽管还有些惶恐,不过此片军屯区在整体的局面上,还是比较稳定的。”

  荀贞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以卿之能,治此片小小的军屯,可谓牛刀小试。”

  他观之多时,笑与荀彧、陈群等人说道,“假以时日,在兖州也开辟屯田,等个三年五载的,我军的军粮,就可以基本不用再取地方的供给,只靠屯田,即能够用泰半了!”

  诸人皆道:“是。”

  荀彧说道:“民苦久矣,若能把供应军需这一块儿的杂税给省掉,或者省掉大半,那百姓就能轻松许多了!这也将会是阿兄的一大善政。”

  荀彧说到善政,倒是让荀贞想起了一事。

  就是在回徐州的路上,他与荀悦共行了一段,荀悦趁这个机会,给他指出了一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建议。

  荀悦先指出问题,说道:“青、兖战乱不休,徐州独保太平,因是,涌入徐州的各地流民越来越多。州府控制的公田有限,只靠民屯,是解决不了入我州中流民的营生问题的;而豪强富人,占田本多,趁此前徐州之乱,而下更是抢占兼并到了更多的民田,这就导致了流民到我州后,无田可种,要么沦为豪强的徒附,民力不能为州府所用,要么汇聚成贼,扰乱地方的治安。这个问题,现在还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定会越来越严重,最好能提早解决。”

  荀贞当时问他说道:“如何解决?”

  荀悦然后给出了解决的建议:“董仲舒云‘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以目前之形势,惟今可行之策,唯此耳!宜以口数占田,为每户立下限度,官尊者可稍许多占,每家的田地,只许其耕种,不得买卖,如此,一方面,能够以赡贫弱,一方面,也可以阻止兼并。”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入徐流民和越来越少的无主田地间的矛盾,荀悦不是第一个指出的,此前就已有人指出了这个问题。

  只不过,此前指出此个问题的人,他们提出的解决办法,与荀悦不同,有的主张恢复井田制,以塞豪强兼并,有的主张徙贫人不能自业者於宽地,由之之开辟新田。

  井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