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计划_三国之最风流无删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嘲地想道:“为自保性命,我所做的第一件‘大事’竟是‘明’纸牌、麻将和象棋。”转念一想,“这几样东西做出后,定不止风靡当下,必也能传之后世。也不知当后人支开牌桌,或对垒楚汉之时,会不会一句:‘明此物者,东汉荀贞是也’。嘿嘿,也算名传后世,留名青史了。”

  ……

  夜已深,也许是因为换了个新的地方,也许是因为即将要开始“大展拳脚”,他却仍无睡意。

  提升威望很重要,但却不是唯一。

  黄巾起事,声势浩大。为了能更有保障,他觉得还有件事必须要同时进行。即:需得查明本亭、本乡有多少太平道的信徒。

  因疫病的缘故,太平道的传播度很快,尤其近年来,几乎凡有人烟处即有其信徒。他在城中时,便在这方面下过功夫,虽不能尽知其信徒人众几何,但对城里太平道的头目都是谁人已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如今下到亭里,在这方面当然不能放松,需得继续调查。

  “我这也算殚精竭虑了吧?”

  荀贞又来回盘算了一会儿,觉得眼下需要忙的,差不多就是这几件事了。计划已定,未来就有了方向。紧绷的弦微微放松,白天的疲惫涌上来,很快,他睡着了。

  ……

  他睡着了,前院里的黄忠、程偃、陈褒、繁尚却还没有入睡,只是从院中转入了室内。

  前院三间房,中间堂屋不住人。杜买、繁家兄弟一间屋,黄忠三人一间屋。

  除了去县里的杜买、繁谭,这会儿还有四个人。繁尚也没有睡,盘腿坐在黄忠他们的屋中,四人谈性正浓。荀贞琢磨的是怎么收揽诸人,诸人谈论的话题也没离开荀贞。

  薪烛点燃得时间长了,气味呛人,他们没有点灯,借助窗外的月光,声议论。

  “荀君虽为名家子弟,但以今日看来,却并不高傲,挺和气的。”话的是黄忠。

  程偃笑道:“不但和气,还古怪。”

  黄忠不解其意:“怎么古怪了?”

  “放着县吏不当,偏来当个亭长。”

  黄忠不知道程偃他们与荀贞在院舍门前的对话,但对程偃的态度很不满意,道:“这样的话以后不要再!你我身为亭中卒员,怎么能非议上官的呢?”

  程偃嘿嘿一笑。

  陈褒道:“起来,荀君确与郑君不同,到底出身名族,瞧着就像个有学识的人。”他琢磨了半晌荀贞在院门口的话,“荀君念的那两句,听着像诗。老黄,咱们几人里,就你识字,读过书,可你也没读过诗吧?……,又有学识,又出身名门,却来当亭长,是挺奇怪的。”

  黄忠见陈褒也这么话,急了起来:“不是告诉你们不要非议上官么?怎么还!”他担忧地道,“荀君和气归和气,但你们也不可乱来。越和气的人,怒时越是可怕,你们可别撞上刀口!”

  繁尚本也想几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