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卷谁的大业第八十四章主使_逆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益只会越战越强,若是单纯因为君王的喜好随意发起战争才会好战必亡。

  对于国家层面来讲,仁义道德根本无用,己所不欲,正要施于人,否则等到别国施于你时,只能苟且求饶而不德,如果一个国家被他国人争相夸赞,这样地国家再大也是一个软骨头的国家,最终反倒要消亡。

  现在大隋正是最缺劳力的时候,即使周边各国比大隋要穷,依然可以掠夺劳力为大隋所用,正是依靠着周边各国掠夺的无数劳力,这些年,大隋境内开通运河,整修道路,大兴土木,非但没有让百姓感觉到有任何负担,反而不少家庭因为使用了外族奴隶,日子越过越好,而军士因为有了丰厚的赏奖,奋勇杀敌,许多人到了年龄依然不愿退役。

  一旦战争扯下了仁义的外衣,其实是有丰厚的收益,对于皇帝热衷于发动对处战争,武将们是如鱼得水,文官们虽然是稍有微辞,不过,对外地战争丝毫没有影响到国内的稳定,大隋的国力反而蒸蒸日上,文官们也就无话可说,何况军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象卫文升这样的大将军,基本上每一年都有三分之一的人在战场上,换句话说,加上路上地时间,他们一半的人生在战场上渡过,每个人手中都掌握着至少万人以上的精锐队伍,若是有变,虽然单人不足以成事,可是足可以掀起一场大动乱。

  卫文升垂着头,不发一言,任凭皇帝的怒火发泄,直到杨勇问其是否要图谋造反,卫文升才分辨:“皇上,微臣不敢,微臣一直对皇上忠心耿耿,一时鬼迷了心窍,听信了别人的唆使,这才做下了大错。”

  “嗯,受到唆使,何人唆使你?”杨勇毫不奇怪的问道。卫文升一向耳根软,要不然也不会任凭手下的各种贪污贿赂行为。

  “回皇上,是申国公李浑,李浑言道皇上硬要用科举取士,仍是对地方官员和世家不满,自古天下贤才都出身世家,贫寒子弟纵有一两个才俊之士终究是少数,皇上以科举取士是就少数而逆多数,若是导致君臣离心,大隋离大乱不远矣,倒不如一把火将试卷烧个精光,皇上或许就会打消科考地念头,微臣一时不察,才上了李浑地大当。”到了此时,卫文升也不再隐瞒,象竹筒倒豆子一样说了出来。

  李浑自以为聪明,却没有想到卫文升会如上此快被皇帝察觉,更没有想到卫文升会如此干脆利落的将他卖了,在李浑看来,纵使卫文升出事,他堂堂一个柱国大将军,又曾是皇帝地亲信,皇帝至多恨恨惩罚一番,到时他还可以买个人情,联络其余大臣为卫文升求一下情,卫文升非但不会出卖他,而且还会对他感激淋漓,哪知道一番盘算却全落了空处。

  听到李浑参予其中,杨勇怒极反笑,李家一门可谓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