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九十八章港口的选择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来从这里出兵攻击后金非常方便,而要是从日照港出兵,那就要绕过山东半岛,绕上好大一个圈子。

  所以赵无忌最终选择的是在东营建港。

  建造港口也需要花费时间,如今已是初冬,并不适合大张旗鼓地搞基建,只能等到明年开春之际,才能实施东营港的开发计划,赵无忌准备将其命名为乐安港。

  赵无忌打算在乐安港砸上一大笔钱,而首当其冲之事,便是要在青州府至乐安港修建一条水泥路,赵无忌让顾炎武测算过,就算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明年的水泥的成本大大下降,造这么一条路,至少也需要十几万两银子。

  不过赵无忌如今手握四轮马车这个巨大的摇钱树,十几万两银子虽然多,但他咬咬牙还是能拿出来的,要想富,先修路,修路带来的经济效益绝不是只有那几个买路钱而已。

  目光依依不舍地自那些箱子上收回,赵无忌看向自己面前的这张厚重的红木书桌,上面文房四宝俱全,制作精美的宣笔,徽墨,宣纸,端砚,哪一样拿到后世,都是价值千金的古董文物,此外桌上还摆着几封信,这些信都是这几日刚刚到的,他还没有来得及看。

  赵无忌轻轻地往椅背上一靠,此刻的他,什么也不想,只是完完全全地放空大脑,让自己好好地休息了一会,片刻之后,他的身姿再度坐直,长长地伸了个懒腰后,他拿起了桌子上的第一封信。

  这封信是在京师的王福禄送来的,说道李长庚因贪污受贿之事败露,已经伏法,皇上大怒,尽抄其家产,灭其九族,不过京师中如今有些人心惶惶,有流言宣称李长庚的真正死因乃是他投靠了后金,为后金做奸细。

  堂堂大明阁老,居然会屈尊为蛮夷野人做奸细,可见他是有多不看好当今朝廷,此刻的京师中也是人心浮动,有谣传还有很多朝廷命官暗中和后金勾结,人心惶惶之下,已经有些富人开始偷摸向江南一带转移财富。

  放下这封信,赵无忌叹了口气,虽然揭穿了李长庚和李懋芳的阴谋,但是这种高官叛变的事情,原本就会使百姓对朝廷的信心受到打击,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停了一停,他拆开了第二封信,这封信则是陈国宝写来的,说道苏泰夫人已经自草原进入大明境内,陈国宝已经派出五百名精锐士卒一路护送,估计半月之后,苏泰一行人就会到达青州府。

  跟蒙古人的矿石交易日渐红火,大量的银钱矿石从草原运往神木、张堡,白花花的银子不断在冶炼工坊内被提炼出来,成为西北取之不竭的财源,另外鄂尔多斯部的某个地方,最近还发现了一座金矿,储量甚大,可以想象日后的冶炼收入还会大幅增长,如今冶炼矿石每月都能有三万多两银子的收益,他请示赵无忌,这笔钱是留在西北,还是送到青州府来。

  赵无忌想了想,便取了一张信纸,提笔给陈国宝写回信,他在信中勉励了一番陈国宝,最后提及西北矿产收入的银子先不要送来,自己这边暂时还不缺钱,此外也嘱咐陈国宝不要懈怠练兵,西北局势复杂,兵事万万忽视不得,若是经费不够,赵无忌同意他可以动用部分冶炼矿产的收入。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