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七章制衡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道“谁说书生不能掌兵?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不就是我辈书生掌兵吗?不过多尔衮精兵尽数折损于归化城下,于我大明却是个大好消息,后金遭此重创,今年想来是无力再来犯我大明边境了。”

  崇祯皇帝踌躇了一阵,说道“既然赵无忌的乡勇如此精锐,如今流匪如此猖獗,朕打算调赵无忌入洪承畴帐下剿匪。”

  杨嗣昌听了,脸色一变,说道“皇上万万不可如此,赵无忌乃是治政能臣,却非沙场骁将,乡勇助战,想来亦是外界夸大其词,真正力挫多尔衮的主力,应是察哈尔部的精锐骑兵,皇上若是让他去剿匪,只怕白白害了能臣性命。”

  崇祯说道“爱卿所言有理,是朕欠思量了,如今察哈尔部连败后金两场,士气正旺,恐怕一统蒙古,也未可知啊。”说罢,目光闪动,似是在思索着什么。

  半晌,崇祯方才说道“赵无忌身为大明臣子,总在草原上待着也不是正理,朕有意下旨,命其速速返回大明,杨卿家以为如何?”

  杨嗣昌听了,心中暗自苦笑,知道自己这位君主又打算开启制衡模式了,若是察哈尔部击败后金,一统草原,过于强大之下,反倒会威胁到大明,只有察哈尔部与后金两者互有胜负,谁又赢不了谁,才最有利于大明。

  召集赵无忌回来,正是为了减弱察哈尔部的力量,想到这里,杨嗣昌点头说道“皇上所言极是,西北百废待兴,又是流贼肆虐之地,正需赵无忌这样的能臣坐镇。”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直以来就是农耕民族的心腹大患,因为他们天然便具有强大的机动力,可以迅速地在某个地区聚集,从而在局部地区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兵力,机动力的优势,也使得他们可以一击不中,便可远遁而去,而农耕民族只能徒呼奈何,追赶不上。

  大明朝对待草原上的这些游牧民族,采用的便是拉拢分化,拉住弱的打强的,尽量避免草原上出现一个统一的强大部落,实际上,原本后金的前身,女真族的努尔哈赤,便是大明辽东著名将领李成梁养的一条狗。

  李成梁扶持、利用努尔哈赤的女真战士,四处征讨其他的草原部落,到最后,他更是走向了养寇自重的不归路,故意放纵这些游牧民族壮大,以维持自己的地位和身家。

  结果李成梁最后玩脱了,养的猎犬最后反噬了主人,把女真慢慢养成了大明的心腹大患,在历史上,最终正是后金断送了大明王朝。

  后金初期,大明依旧使用制衡之策,当时也曾悬赏重金,邀请蒙古的林丹汗攻击努尔哈赤,实施以夷制夷,可惜当时林丹汗轻视努尔哈赤,并未派出精锐,错过了扼杀后金最好的机会。

  而今,当察哈尔部连胜两场,士气正旺的时候,崇祯皇帝便打算从背后扯扯察哈尔部的后腿,召回赵无忌,目的就是不想看到草原上再度出现一个统一的霸主。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