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一章墨菲定律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服陈奇瑜,接受了农民军的投降。

  而投降的农民军,当他们走出车厢峡的时候,立刻便杀官造反,再度举起叛旗,击溃贺人龙所部,逃出生天。

  赵无忌觉得大明历史上这些官员和武将,有时极为精明,有时便会蠢笨如猪,据说张献忠的一生中,假投降达到几十次之多,有时第一天投降,第二天便会叛乱,按理说再笨的人,也不会总是踏入到同一个陷阱中,但是几乎所有的大明官员,都会反复接受农民军的投降,不论对方想投降的心思,是真是假。

  夏允彝见到赵无忌的神色,讶异地问道“陈大人将流匪围困在车厢峡,乃是难得的捷报,此番逆贼必然授首,我西北匪患终于平定,为何不见大人脸上有欣喜之色?”

  赵无忌叹了一口气,说道“世事难料,此事怕是没那么简单。”

  夏允彝听得赵无忌话中有话,若有所思,却也不便追问,就转移话题说道“有赖于大人兴修水利,浇灌田地,今年想必我神木县,定是个丰收之年。”

  赵无忌点点头,不知为何,心中却总有一丝丝不安,他想了半响,说道“历年每到秋收之时,多有贼人窥探在旁,意图劫掠百姓,为稳妥计,传令下去,今年秋收,尽量提前收割,收获之时,乡勇停止训练,全部去帮助百姓收获庄稼。”

  夏允彝说道“大人可是担心高迎祥等逆贼吗?”

  赵无忌摇了摇头“不光是流贼,林丹汗也不可不防,前年林丹汗不就是在秋收之时,侵袭我大明边境的吗?蒙古那边天灾也严重,林丹汗目前缺粮,不排除他狗急跳墙的可能,凡事还是小心为上。”夏允彝听了,领命而去,前去安排诸项事宜。

  在欧洲,有条俚语,叫做墨菲定律,大意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举例来说,一面涂满了果酱的面包片,一旦从桌子上掉落,那它总是有果酱的那一面先着地。

  第一个倒霉的是陈奇瑜,不知是农民军的说客厉害,还是收了农民军贿赂的陈奇瑜身边侍臣厉害,又或是陈奇瑜当时吃了猪油蒙了心,总之,五省总督陈奇瑜在胜利在望的时候,接受了农民军的投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农民军离开绝境车厢峡后,立刻杀掉了陈奇瑜派去的安抚官,再度扯旗造反,击溃贺人龙,张天礼所部,向宝鸡方向杀去。

  陈奇瑜捶胸顿足,可惜悔之晚矣,向崇祯报捷的奏章已在路上,料想中的大捷却变成了放虎归山,陈奇瑜慌乱之下,再出昏招,他把招抚失败的原因推到了手下官员头上,向崇祯上奏,弹劾手下官员没有安抚好流贼,以至于流贼抚而复叛,致使他的招抚大计毁于一旦。

  崇祯收到奏折,顿时大怒,下令严惩陈奇瑜弹劾的那几名下级官吏,同时又令陈奇瑜速速追击流贼,务必要将这些反复叛变的贼人们一网打尽。

  陈奇瑜此举虽然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却使得手下众人从此开始与他离心离德,人人自危,而被他弹劾的几名官吏也纷纷上书喊冤,弹劾陈奇瑜收受贿赂,放跑流贼,而自绝境脱身后,农民军也变得谨慎许多,一路上的城池,能打就打,不能打便绕路而行,朝廷的重兵只能在后面徒呼奈何,追赶不上,内忧外患,弄得陈奇瑜一时也是焦头烂额。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