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四章卖地大法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所以古人对田地看得非常重,如今西北最缺的就是粮食,上等的水浇地,价格可是不菲,听闻这块地按市价七折出售,很快没多久便有人出价买下了这块地。

  有人买下第一块,很快就有人买下第二块,第三块,慢慢场中诸人都反应过来了,都开始踊跃购买,一个上午,便卖出了三万多亩地,换得粮食十多万石,赵无忌看着现场的火爆情景,心中暗自得意,来自后世天朝的卖地,拿到古代也是一样的犀利啊哈哈。

  赵无忌的规划中,今年暂时先利用水渠,开垦出五万亩左右的良田,卖出三万亩,其余的留下来,他打算一部分自己留下,专门种植土豆和红薯,另一部分出售给那些难民,毕竟挖水渠也就是春季之前挖比较好,开春之后,劳动力都要投入到耕种田地中去了。

  中午,赵无忌留下陈政和在春风楼,给那些买地的缙绅们出具购地的手续,自己则带人前往难民营,钱已经到手,该干活了。

  由于范仲平和贾垣怕赵无忌反悔,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将难民送过来了,此时神木县难民营内的人数已经是一万六千人了。

  赵无忌命令夏允彝,慕容先,陈国宝三人,每人率领四千难民,前去开挖水渠,命令顾炎武带领四千难民,分成几十个小队,负责给神木县各地农田打井,免费给穷苦人家打井,大地主和富绅想打井的话,就需要收取一定的打井费用。

  由于此时已经三月,赵无忌要求开挖水渠和打井的工作,必须在四月之前完成,万万不可耽误了四月耕种的农时。

  卖地得到的银钱和粮食便是赵无忌的底气,所有的难民,做工的时候每日都是三餐,其中每天必有一顿肉食,并且也会有工钱给他们,因开挖水渠而得到的良田,难民们最后也可以优先购买。

  难民们喝了半个多月的稀粥,虽然饿不死,但是肚子难受,没有油水,如今这个知县要雇他们做工,不但包吃住,还给工钱,这样的待遇,在乱世中,已经相当不错了。

  何况最后获得的良田他们也可以购买,所以难民们干起活来还是很卖力气的,很多青壮都打算这次吃点苦,最后攒点银子买上一两亩好田,便可以在这边扎下根来了。

  顾炎武带领的打井小队非常受欢迎,有了井水的灌溉,即使碰上旱灾,庄稼也能保持一定的收成,不至于像以往那样颗粒无收,穷人家原来没有钱打井,往年只能眼睁睁看着庄稼慢慢地枯萎下去,颗粒无收,如今新来的知县老爷要给他们免费打井,他们简直是欣喜若狂,这等于是重新给予了他们生存的希望,于是几乎家家都供上了赵无忌的塑像,希望老天保佑这位善心的知县大人。

  如今的神木县,最忙的不是打井小队,而是那些善于塑像的匠人,每个人每天都要制作几十个赵无忌的塑像,老百姓也只能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这位好官的感激之情。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